DSC_5703.JPG - 泰順街  丁觀海故居

泰順街 33 巷極短,目光所及就是它的全部,

往前走些,可見右邊有棟二層木屋。

谷歌地圖,標註此處為丁觀海、丁肇中寓所……..

DSC_5695.JPG - 泰順街  丁觀海故居

 

昭和町是伴隨台北帝國大學等學校的設立而發展的區域,

昭和2年(1927)台北高商(台大管理學院前身)的老師發起「大學住宅信用

利用購買組合」,在昭和町一代共同購買土地,建設自用住宅,

逐漸形成郊外住宅地─昭和町。

DSC_5703.JPG - 泰順街  丁觀海故居

 

範圍約今和平東路一段、青田街、溫州街、永康街一帶。

建築格局、形式與一般官式宿舍不同。

昭和町距離南邊的台北帝國大學和西邊的台北高等學校,

皆在步行可及範圍內,所以居民多半是教師,

從日治時期起就是台灣學術的發信地。

至今仍可見部分日式宿舍,大部分集中在青田街一帶。

DSC_5699.JPG - 泰順街  丁觀海故居
DSC_5701.JPG - 泰順街  丁觀海故居

 

 

泰順街是一條橫跨清領、日治,

 

綿延至今的歷史街道。

丁觀海(1911-1991),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濤雒鎮人,

著名土木工程學專家、焦作工學院、山東大學、重慶大學等校教授。

代表作有《唐人傳奇述評》。

丁觀海1929年考取上海光華大學(今華東師範大學)物理系,

學習一年後,1930年考入國立青島大學。

20世紀30年代畢業於山東大學,曾在山東大學任教。

DSC_5700.JPG - 泰順街  丁觀海故居
DSC_5704.JPG - 泰順街  丁觀海故居

 

 

19377月,抗日戰爭爆發。

11月,山東大學奉命遷往安慶,不久又遷至四川萬縣。

丁觀海帶領妻兒先到南京,後又到蕪湖。不久,又舉家渡江北上,逃到合肥。

1938年,輾轉漢口,西去四川,在萬縣的山東大學繼續任教,

193812月,丁觀海受聘到重慶大學任教。

1945815日,日本政府宣佈無條件投降。

山東大學在1946年春天在青島覆校。

丁觀海作為覆校後的山東大學首批受聘教授於19468

再次回到山東大學,在工學院土木工程學系任教授。

DSC_5696.JPG - 泰順街  丁觀海故居
DSC_5697.JPG - 泰順街  丁觀海故居
DSC_5698.JPG - 泰順街  丁觀海故居

 

 

1947年丁觀海辭職離開山東大學。

 

1948年春,丁觀海應台南工學院之聘,隻身赴台灣。

不久,妻攜孩子赴台,住在台中。次年春舉家遷居台北。

1950年,轉到台灣大學工學院土木工程系擔任教授。

 

 

 

19914月,丁觀海病逝於台北,終年80歲。

DSC_5702.JPG - 泰順街  丁觀海故居

 

 

丁觀海同時也是世界著名實驗物理學家、

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丁肇中的父親。

 

1936年,丁肇中出生在美國密西根州的安娜堡,

當時父母正在美國進行學術訪問。

出生的兩個月後,丁肇中隨父母回國。

1949年,因為國共內戰,丁肇中全家輾轉遷入臺灣,進入竹南國小就讀,

小學畢業於台中市大同國小。當年後來考入了臺北市立成功中學初中部。

隔年轉入臺北市立建國中學初中部,19521954年就讀高中部。

初中時,在數理領域已有卓越表現。

 

DSC_5695.JPG - 泰順街  丁觀海故居

高中畢業徵試時,被保送進入臺灣省立工學院(今國立成功大學),

但丁肇中放棄保送,參加聯考。後來參加聯考失利,又考進台灣省立工學院

機械工程系。

 

DSC_5656.JPG - 泰順街  丁觀海故居
DSC_5705.JPG - 泰順街  丁觀海故居

19569月,丁肇中旋以志趣不合為由辦理休學,

隨後進入美國密西根大學,正式修習工程學、數學和物理學。

1959年,獲得數學和物理學學士學位。

1962年獲得物理博士學位。

DSC_5706.JPG - 泰順街  丁觀海故居
DSC_5707.JPG - 泰順街  丁觀海故居
DSC_5708.JPG - 泰順街  丁觀海故居
DSC_5709.JPG - 泰順街  丁觀海故居
DSC_5710.JPG - 泰順街  丁觀海故居
DSC_5711.JPG - 泰順街  丁觀海故居

 

1974年,丁肇中與美國加州史丹佛大學教授伯頓里克特

幾乎同時各自發現新的複合粒子-J/ψ介子。

 

1976年,兩位教授因此獲得

諾貝爾物理學獎。

DSC_5654.JPG - 泰順街  丁觀海故居
DSC_5655.JPG - 泰順街  丁觀海故居
DSC_5657.JPG - 泰順街  丁觀海故居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