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簡稱為臺南二中或南二中。

位於臺南市北區。創立於日治時期大正三年(1914),

是臺灣第二所設立的公立中學校,

初名「臺灣總督府臺南中學校」。

臺灣總督府於日治時期大正3年(1914)發布告示第72號,

自5月11日新設臺灣總督府臺南中學校。原臺灣總督府

中學校,則改稱臺灣總督府臺北中學校(今建國中學)。

臺南中學校於同年6月23日於兩廣會館舉行開校式,

並以其作為暫時校舍。

稍後進駐臺南公園北側的永久校址。

臺南中學為日治時代第2間官設中學,

主要設定為日籍青年就讀,

學制為五年制完全中學(初中三年,高中二年)。

大正11年(1922),總督府更改臺灣教育令,為配合日台

共學制度,學校設立日漸增多,中等學校逐交由各州管理。

時教職員多隸日籍,臺籍學生僅佔約十分之一。

同年,配合臺南州立臺南第二中學校成立(今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

為分辨成立先後順序差別,改為「臺南州立臺南第一中學校」,

為當時臺南州之男子第一志願中學。

1945年二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

校名奉命改為「臺灣省立臺南第二中學」,

學制改為初中與高中各三年的完全中學,

而原臺南州立臺南第二中學校改為

「臺灣省立臺南第一中學」。

1915年,兩層樓的紅磚新校舍,建築經歷了一年多,

終於在大正四年峻工。

此後這棟「紅樓」,直到光復,均未曾改建。

日治時期,台南第一中學校的規模相當完整,除了教學與行政

空間外,尚有各種體育活動設施。

位於校園最南邊的是俗稱紅樓的行政中心,

即日治時期之學校本館。

歷經七十多年歷史,這兩棟二層樓的紅樓,久歷風霜、

樓板剝落,經勘驗後開始規劃改建為四層樓之紅磁磚大樓

(今弘道樓),雖拆除舊大樓,但仍保留了原紅樓風貌,

並保留南面原主要入口部份(玄關),

仍可從其中得之當年施工之水準與元素之變化。

入口處處理成巨大之拱,拱石分明,拱心石更為誇大。

入口上方為三個方型開口,但兩側則為圓拱開口部收頭,

各個開口部間有一水平線橫跨全面以收統一之效,

屋頂厚重且略為外突,與一樓之基座相互呼應。

入口大廳內有二根圓柱及兩根半圓壁柱,

均為托次坎柱式。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