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1920~1930年間, 日本工程技師八田與一在台首創建烏山頭水庫,打造嘉南大圳為 亞洲第一水利設施,灌溉十五萬公頃農田,嘉南平原自此成為台灣最大穀倉,台灣農業開始起飛,也開啟 永豐餘創辦人何傳先生投入肥料事業的因緣。 1924年創辦人何傳先生與與昆仲何永及何義以父親之名設立「何皆來商行」,經營肥料、糖、雜糧買賣。 1934年改名「永豐商店」,當時超過資本金500萬的公司,台灣只 […]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1920~1930年間, 日本工程技師八田與一在台首創建烏山頭水庫,打造嘉南大圳為 亞洲第一水利設施,灌溉十五萬公頃農田,嘉南平原自此成為台灣最大穀倉,台灣農業開始起飛,也開啟 永豐餘創辦人何傳先生投入肥料事業的因緣。 1924年創辦人何傳先生與與昆仲何永及何義以父親之名設立「何皆來商行」,經營肥料、糖、雜糧買賣。 1934年改名「永豐商店」,當時超過資本金500萬的公司,台灣只 […]
火炎山,位於苗栗縣三義鄉、苑裡鎮交界,主峰海拔596公尺,北峰海拔614公尺, 為臺灣小百岳之一。 火炎山位於三義鄉和苑裡鎮的交界,南臨大安溪,長久以來,陡峭的礫石岩壁以及山顛紅壤赭土襯托著火炎山的 礫岩惡地,看似一座座高低起伏如筍或如屏的赤色山峰, 彷彿西遊記所描述,有著燃燒的火焰在閃爍躍動,因而被稱為火炎山。 火炎山地形陡峭惡劣,不適合農林業的開發利用,倖而保留了相當豐富的臺灣原生植物馬尾松和 […]
苗栗通霄、苑里位於濱海,銅鑼、三義位於山區,自古以來,兩地之間的物產互通有無, 濱海出產的食鹽、漁產運往山區,而山區所產的茶葉、獸肉輸往海濱,挑伕忙碌運送物資往來於兩地之間, 而在山區走出數條古道。 「挑炭古道」就是其中的一條古道。 日治時期,通霄、三義山區燒製木炭的行業興盛,而通霄的福興地區臨近三義, 出產的木炭運往通霄市區路遠不便, 所以多雇用挑伕運炭翻越山區,經由三義火車站裝運輸出,因而 […]
蒂埃裡.杜瓦爾 (Thierry Duval ) ,法國水彩畫家。1957年出生於法國。 1982年畢業于裝飾藝術學院,之後在巴黎一個大型廣告公司從事插圖和廣告創作。 有二十年水彩理論經驗。巴黎是他創作靈感的重要來源。 精密的寫實繪畫在西方早已是傳統,這源自西方繪畫起於「擬實」出發, 它有透視點,有維納斯、大衛像與神廟作前導,據此發展出燦爛的寫實文化,因而站在西方藝術史上空所觀測到的 寫實圖景 […]
水彩畫與中國畫的差異,在於畫筆的運用,沒骨法依據中國毛筆的特色而生,毛筆的結構及功用多樣且優越於 水彩筆中的圓筆,因之才導致沒骨法的多樣功能及巧妙之處。 所謂渲染,便是水彩在濕潤的紙面上染化, 形成精彩而特殊渲開、滲染效果的畫法,跟疊色法正好採取相反的技巧, 渲染法所研究的效果不乾脆、反肯定,而呈現出矇隴、濕潤、柔和、滲透、模糊, 界定不明的特別效果,在水彩畫中,最能表現出淋漓盡緻、暢快自 […]
黃銘祝 (1956 – ),1980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西畫組畢業,師承劉文煒、李焜培。 早期作品以腳踏車與狼狗燴炙人口,讓人印象深刻。 長於水彩創作、複合媒材創作。 中年後,他的作品除了向內探索個人心底的聲音,也向外探討環境變遷與社會價值的變化。 現任長榮大學美術系專任教授、新竹教育大學藝設系兼任教授; 1992-1994年擔任臺灣省教育廳國民中、 […]
謝明錩 (1955- )生於台北 ,輔大中文系畢業。專業畫家 ;輔大應美系,北市師院美勞系講師。 雄獅美術新人獎、國家文藝獎、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中華民國畫學會金爵獎。 省展、國展水彩類第二名。 台北阿波羅畫廊、皇冠藝文中心個展共六次。 著作、散文畫集、水彩畫集多本。 謝明錩是臺灣極少數中文系出生,卻能將水彩表現得迷人、流暢且兼具華美效果的畫家; 畫面明暗對比強烈、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