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 上海 外灘建築群 (上)
1841年,根據前一年中英兩國簽訂的《南京條約》,上海作為通商五口正式開埠。 1845年,中英簽訂《上海租地章程》開始租界的歷史。之後,法國與美國也相繼在上海設立租界。 其後,租界逐漸形成不受中國政府管轄,擁有獨立司法、行政權力的地區。 (照片引用自維基百科) 租界之後歷經數次擴張,到1900年,公共租界達33503畝,法租界面積則為2135畝, 範圍基本為今上海的核心區域的大部分地區。 憑藉這獨 […]
1841年,根據前一年中英兩國簽訂的《南京條約》,上海作為通商五口正式開埠。 1845年,中英簽訂《上海租地章程》開始租界的歷史。之後,法國與美國也相繼在上海設立租界。 其後,租界逐漸形成不受中國政府管轄,擁有獨立司法、行政權力的地區。 (照片引用自維基百科) 租界之後歷經數次擴張,到1900年,公共租界達33503畝,法租界面積則為2135畝, 範圍基本為今上海的核心區域的大部分地區。 憑藉這獨 […]
豫園初建於嘉靖三十八年(1559),最初是四川布政使潘允端的私人園林,當時建造此園林的 目的在於侍奉父親(明尚書) 潘恩而建造的,取「豫悅老親」之意,故名為「豫園」。 上海城隍廟,原為金山廟,是祀奉漢代大將軍霍光的,所以又名霍光行祠。 明永樂年間(1403-1424),由當時的知縣改建為城隍廟,供奉的城隍神是秦裕伯。 秦裕伯,字景容,元末明初人。明太祖敕封為上海城隍。 金山廟改建為城隍廟後,仍然兼 […]
上海市簡稱滬,是中國最大的城市,亦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市區總人口數世界第一。 上海也是中國大陸的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地區生產總值居大中華區城市第一位。 在先後造訪了北京以及廣東之後, 上海也成為必然造訪的一站….. 晉代時,松江(即吳淞江)和濱海一帶即有漁民聚集。 唐天寶十載(751),設立華亭縣,範圍北到今虹口一帶,南到海邊,東到下沙,此為松江建城之始。 宋咸淳三年(12 […]
千歲過去此地被阿伊努族稱為「shikotsu」,意思是大的窪地或山谷;因當時有許多鶴棲息於此, 配合「千年鶴、萬年龜」的故事,因此在1805年正式將此地命名為「千歲」。 1805年箱舘奉行羽太正養正式將此地命名為「千歳」。 1926年8月北海道鐵道開通,同時設置千歲停車場(今千歲車站)和美美停車場(今美美車站)。 1942年5月改制為千歲町。1958年7月改制為千歲市。 1988年新千歲機場開始營 […]
苫小牧市是北海道西南部的城市,距離札幌市僅九十分鐘的車程。 與室蘭市都是北海道具代表性的工業都市和港灣都市。 自明治時期該市就開始發展造紙業,其中王子製紙苫小牧工場是全世界報紙產量最大的工廠, 因此目前苫小牧有「紙的城市」之稱。 在日本經濟高速成長期時,由於有道央自動車道經過,並緊臨新千歲機場,因此成為綜合工業區。 雖然為工業城市,但仍保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東側有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ウトナイ湖, […]
「十勝」這個地名的由來,是從意指流經境內的十勝川的愛奴語「TOKAPUCHI」而來。 意思是「乳房」,因為十勝川口有如兩個乳房並立而有此由來。 十勝川以日高山脈為背景悠悠地流過,此景是十勝的象徵,延伸156公里,號稱北海道第三長河流, 而十勝川水系有大小200多條河川流經,滋潤著平原,可以說是十勝之母。 十勝的開闢,是從明治十六年(1883),晚成社開墾團遷居到帶廣才開始的。 幕別町位於北海道十勝 […]
富田農場(FARM TOMITA),位於日本北海道中富良野町,富良野車站東北方約9公里的小丘陵上。 一般季節離富田農場最近的車站是中富良野站,約2公里,走路25分鐘可到,而在夏季薰衣草的季節 會多了一個更近的臨時車站-薰衣草花田站(ラベンダー畑駅),路程縮短為7分鐘左右。 1930年時,富田德馬先生在北海道富良野這個地方開設農場。 到了1958年,第二代農場主人富田忠雄與妻子為了培育香料用途的薰衣 […]
薰衣草原產地由地中海地區(如西班牙、葡萄牙)、南至熱帶非洲、東至印度,包括加那利群島、 非洲北部和東部、歐洲南部、地中海地區、阿拉伯半島和印度等地區。 薰衣草已經廣泛的被使用於藥草學上, 據說薰衣草油可以減輕和治療昆蟲的咬傷,而薰衣草的花束可以驅除昆蟲。 薰衣草油據說可以減輕頭痛的症狀。薰衣草常用來輔助入眠:將薰衣草的種子和花加到枕頭內, 可以幫助入眠;或是在睡前喝一杯薰衣草茶,在一杯熱水中加入一 […]
富良野市是北海道知名的觀光城市。曾經為日劇《來自北國》(北の国から)的故事拍攝地點。 位於由十勝岳、蘆別岳和夕張山地所包圍的富良野盆地,市區分布於石狩川的支流空知川和富良野川 的匯合點,也相當於北海道的中央位置。 境內約7成土地為林地,包括位於東南市部,自1899年設立的東京大學實驗林場。 名稱源自阿伊努語的「furanui」,意思為發出火焰、臭味的地方,一般認為是指十勝岳的硫磺氣。 1897年來 […]
與許多北海道地區的地名同樣,「美瑛」這名字也是源自於當地原住民愛奴人的地名。 在愛奴語中美瑛川原本被稱為「ピイエペツ」,意指「油膩的河川」或「渾濁的河川」。 江戶時代末期的安政四年(1857),幕府旗下的官吏松浦武四郎等人前往附近地區調查美瑛川, 美瑛首次在歷史上留下記錄。 明治二十七年(1894)來自兵庫縣的小林直三郎等人開始在邊別太(今日的旭地區)定居屯墾。 從此之後,開始有一個個農場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