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20210409151451.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漢人移入大約在明永曆23年(1669),

鄭氏部將劉國軒派遣副將駐守大甲鐵砧山實施屯墾,

為漢人經營崩山八社開始。

今大甲國中附近之「營盤口」及鐵砧山之「劍井」,

即為當時屯墾留下來的遺跡。

IMG20210409150846.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IMG20210409150816.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IMG20210409150826.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IMG20210409150827.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及清國領台,因受其「渡台禁令」的影響,拓墾受到限制。

直至康熙40年(1701)禁令鬆弛,漢人才開始大規模的移墾大甲。

大甲的居民以來自福建省為主,其中又以泉州籍者居大多數。

IMG20210409151232.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IMG20210409151234.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IMG20210409151228.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IMG20210409151250.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IMG20210409151252.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這些移民一由鹿港上埠,北進開墾;另一則從距離大甲西北五公里

之大安港或溫寮港上岸,依次墾殖大安頂九庄、下九庄來到大甲,

進駐鐵鉆山山腳之頂店大埔(即今第一公墓附近)

及社尾頂店一帶,逐漸形成聚落。

IMG20210409151303.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IMG20210409152029.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IMG20210409151939.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IMG20210409151324.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當時大甲轄區內幾個早期農村聚落中,

以北端聚落發展較快,尤其是頂店一帶,

是當時農村聚落最具規模的地方,

目前稱之為「舊庄」。

IMG20210409151451.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IMG20210409151436.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IMG20210409151414.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IMG20210409151418.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IMG20210409151433.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皇清  太學生  宗漢王府君)

早期移墾聚落的發展與水利開發關係甚為密切。

雍正12年(1734)林成祖拓墾大甲,興修水利。

至乾隆45年(1780)王文清開鑿大甲圳(今虎眼大圳),

灌溉面積多達上千甲;其後並有大安圳、日南圳之陸續興修,

對農業之拓墾,助益良多。

IMG20210409151606.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IMG20210409151653.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IMG20210409151749.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IMG20210409151750.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IMG20210409152436.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水利系統興建後,聚落大多沿著圳道呈線行發展,

移民生活亦趨於安定。

IMG20210409151807.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IMG20210409151815.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皇清  顯考諡有善王公之墓)

清領中期以降,由於宮方為宣揚教化、改善風氣,

亦鼓勵居民集資興建廟宇,貞節祠、水神廟、鎮安宮、

文昌祠等廟宇陸續興建。使大甲聚落的發展更趨成熟。

IMG20210409152209.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IMG20210409152209_01.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鄉飲賓  郭裕豐墓)

IMG20210409152359.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IMG20210409152412.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IMG20210409152402.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清顯妣  誥授宜人  諡  孝慈王媽之墓 )

同時,大甲街區新庄正好位於大甲溪、大安溪兩條溪中央,

地勢較高,易避水患,居民為保有生命、財產安全,多移居該地;

又大甲新庄位於鐵砧山、水尾山二山之鞍部下方,

是進入后里台地,通往外埔、后里、豐原等地最為方便、適中的位置,

此項交通區域的優勢條件,亦更促成新庄的發展。

IMG20210409152404.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IMG20210409152408.jpg - 大甲地區古墓再踏查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