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林內鄉的「林內舊庄役場(原台灣三菱製紙所辦公廳舍)」
也在這波古蹟翻修潮獲得了新生,成為少有的林內景點之一。
林內新公園為寶隆紙廠舊址,占地約2公頃,
保留了不少歷經百年時光、
充滿歷史的設施與建築。
過去這裡是以桂竹為原料,生產木漿造紙的園區,
在1912年4月開業之後,設有宿舍、工場、貯水池、郵局等等設施,
甚至還有一條輕便軌道連接至林內車站,儼然形成一個小型聚落,
帶動了林內當地的發展。
但後來因為市場反應不如預期,
且製漿技術面臨無法突破的窘境,
在1914年停止生產,1916年2月結束營運。
一棟被綠蔭包圍的素雅但充滿古典韻味的建築樣式,
沒有繁複的裝飾卻有一條拱門長廊圍繞,這是興建於日治時期(1915)
的「原台灣三菱製紙所辦公廳舍」。
保留下的建築也曾短暫做為林內鄉公所使用,
後來也稱「林內舊庄役場」,
在1965年又改為寶隆紙廠辦公室。
最終在2006年以「林內舊庄役場」之名稱登錄為歷史建築,
2009年更名為「原三菱製紙所辦公廳舍」,
與相鄰的寶隆紙廠舊址一同規劃為生態園區,
見證寶隆紙廠在林內地方貢獻…….
臺灣總督府在治臺初期,對台灣進行了各種物產調查,
其中也包含製紙的調查。其發現台灣中南部的中低海拔山區
有豐富的桂竹,適合製造竹紙,且在當地已有些許傳統的
竹紙業加工製造。
1908年,在嘉義廳和南投廳劃定了模範竹林區域,
並於同年12月由合資會社三菱製紙所(本社位於日本兵庫)承租。
三菱製紙所於1909年6月在嘉義廳斗六堡林內莊林內車站
北側建造了製紙廠,1911年6月完工並開始營運,
定名為「臺灣三菱製紙所」,
以桂竹為原料生產木漿造紙,
1912年4月舉行開業式。
臺灣三菱製紙所在工廠內設置了輕便軌道連接至林內車站,
並設有宿舍、工場、貯水池、郵局、斗六尋常高等小學校
林內分教場等設施。
後來由於市場反應不如預期,且製漿技術無法突破,
臺灣三菱製紙所於1914年停止生產,
林內尋常小學校也於1914年4月1日廢校,
1916年2月臺灣三菱製紙所完全結束營運。
戰後作為寶隆紙廠辦公廳舍,
2006年以「林內舊庄役場」之名稱登錄為歷史建築,
2009年更名為「原臺灣三菱製紙所辦公廳舍」,
與相鄰的寶隆紙廠舊址
一同規劃為一生態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