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道卡斯族一名之來源,始自日本統治時期明治三十七年(1904),
日本學者伊能嘉矩透過語言、人類學的方法,將平埔族分為十族。有邵族、凱達格蘭族、雷朗族、
道卡斯族、噶瑪蘭族、巴則海族、巴布拉族、和安雅族、貓霧剌族、水沙連族、西拉雅族。
在行政沿革方面,道卡斯族在明鄭時期,明永曆二十四年(1670)隸屬天興縣。
鄭經命「 劉國軒經略蓬山八社、後龍五社 」,為漢人統治道卡斯族之始。
道卡斯族主要的社有蓬山八社、後龍五社、竹塹兩社。
苑裡過去有沒有改地名乾隆六年(1741)開發的苑裡,原是平埔山胞道卡斯族喔灣麗社所在,
漢人取「彎麗」之音簡譯為「苑裡」,才有了現在的地名。ˉˉ
明鄭永曆二十四年(1670),鄭經命右武衛劉國軒屯兵大甲鐵砧山,要其經略蓬山八社及後瓏五社,
這是官方首次接觸苗栗沿海地區。
苑裡鎮在明代屬於蓬山八社,所謂八社包括大甲東、日北、德北、雙寮、苑裡、貓盂、房裡、吞霄等社;
前四社今屬台中縣,包括苑裡的後四社則屬苗栗縣,其中苑裡、貓盂和房裡三社即在今苑裡鎮境內。
苑裡社在鎮上的市區一帶;貓盂社今中正里,原以道卡斯平埔族人的「無亞貓盂社」名;
房裡社之名則沿用至今為今房裡里,又因東邊緊鄰枕頭山 (即古之蓬山,又稱崩山) 而得蓬山為地名,
依台灣府誌記載;
房裡庄即逢山庄,蓬山也是苑裡鎮的代稱。
中正里介於苑裡溪房裡溪中游,海拔三○公尺。
舊地名即為貓盂,是因平埔族道卡斯人貓盂社之居住地而得名,
雍正九年(1730)大甲西社番作亂,隔年被清兵討伐平定後,清政府為教化目的即予改社名
為興隆社,雍正末年泉籍漢人經房裡溪北進此地,原貓盂社平埔番分支遷移至今通霄鎮福興里,
起初稱為興隆莊,後改為福興里。
貓盂庄直至民國四十七年改名為中正里。
根據日治初期《熟蕃戶口及沿革調查綴》記載,貓盂社在清朝人數約1萬人,
在蓬山八社中是人口相當多的大社。
分布在今天苑裡鎮的中正、客莊、苑坑、水波等里。
位於彎曲的巷弄之中,仍保存有數棟三合院建築,
其中最豪華的一間額曰濟陽衍派,
或許與房裡、抑或山腳的蔡姓有關 ?
另一家額曰東里家風,
莫非與苑坑中溝鄭家一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