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坪里以昔日柑子瀨庄得名,地沿基隆河,有淺水成瀨,附近栽培柑樹以名。
瑞芳地區,在乾隆年間就有移民入墾,
入墾之地最初即是舊稱「柑仔瀨」的一帶。
瑞芳位於昔日淡蘭官道的要津,從艋舺(萬華)出發,經錫口、水返腳、 五堵、八堵、
暖暖、四腳亭至瑞芳,古道至此一分為二,一往九份,經燦光寮,出澳底;另一往猴硐,
越三貂嶺,至頂雙溪,再經由草嶺入宜蘭。
瑞芳為淡蘭古道必經之地,也發展成為行旅往來的補給中繼點。
今日的瑞芳老街則是日治時期因採礦及鐵路開通設站之後, 才發展起來的新市街,
大致分佈於瑞芳火車站後站的瑞芳街、逢甲路一帶。
「柑仔瀨」是瑞芳地名由來的主要聚落,位於今天瑞芳的柑坪里一帶,
在瑞芳這個名稱未被廣泛使用前,柑仔瀨這個名稱即為瑞芳主要的區域,
後來因為瑞芳商店因緣故,人口與商業中心逐漸轉移至龍潭堵(現市中心),
柑仔瀨從此被瑞芳取而代之。
但是追溯瑞芳的發展史,不可不瞭解柑仔瀨的這段典故……..
以前所指的瑞芳其實是目前俗稱內瑞芳的…….柑仔瀨,
大正八年(1919)瑞芳車站在龍潭堵成立,雖然當時還未延伸至猴硐,名稱也暫定瑞芳線,
但在車站附近早已吸引各地商家進駐,隨著礦產日盛,
龍潭堵也逐漸取代柑仔瀨。
雖然瑞芳礦藏豐富,但早期是以開發高價值的金礦為主,在金礦資源耗盡時,煤礦才成為主流,
1960年代是瑞芳黑金歲月的顛峰時期,當時的瑞芳後站商號林立,百家爭鳴,好不熱鬧,
加上滿滿的煤車不停地進出瑞芳車站,這裡儼然成為台灣礦業經濟中心………..
宜蘭線鐵路,從瑞芳至雙溪,穿過崇山峻嶺,隧道最為密集,共有九座之多。
猴硐的四座火車舊隧道,原本沒沒無聞,後來因為地方文史人士的關注,
以及觀光單位的重視, 目前已被規劃為單車休閒路線。
其餘舊隧道群中的瑞芳一至三號舊隧道,就位於內瑞芳(柑坪社區)的102公路旁。
昔日瑞芳諺語:「一錢鑽九孔」,是指瑞芳至雙溪的火車票價一元日幣, 可以鑽過九個 「磅空」(隧道)。
火車從瑞芳火車站出發, 經過的第一個隧道就是這座。
幾十年來,舊隧道一直靜默的閒置在哪裡,只是歷史的失憶或忽視,
讓世人忘記了這座隧道的身世。
瑞芳一號舊隧道,已具有九十年的歷史…….
隧道內的路面鋪了水泥路,也設有路燈。
而隧道壁牆斑駁老舊的砌石及紅磚,在微弱的泛黃燈光照映下,
散發著濃烈的歲月滄桑氣氛。
從第一隧道續行一百多公尺,就可抵達瑞芳第二隧道。
不過二號隧道座落在鐵道對面,公路旁柑坪社區石碑旁的小公園內。
瑞芳第三號隧道是這九座舊隧道中,至今則仍在服役中。
瑞芳現存的這三座日據時代宜蘭線舊隧道,目前只有第一號隧道可以進入參觀,
保存的狀況良好, 且距離瑞芳老街不遠。
鎮公所設於車站的老街簡介資料,應可考慮納入這座隧道,
讓遊客遊覽瑞芳老街時,多了一個可以一發思古之幽情的歷史景點。
( 部分資料引用自 :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