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打狗停車場興建於1900年3月,位置為鹽埕埔車路頂,

山下町十七番地,大約在今天的鼓山一路87巷口一帶。

第一代打狗停車場腹地受制於打狗山與後壁港河道,

離高雄港也尚有一段距離,轉運不便。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便在1904年6月到1907年8月填埋供新站場

使用的埋立地(3萬8千多坪),之後在1908年進行車站南遷工程,

1908年5月5日完成站場整備後,第一代打狗停車場在1908年6月1日開始拆除。

第二代打狗停車場則在1908年9月15日完工,

其位置在今天站房的北邊,正對著臨海三路。

1920年隨著臺灣行政區劃改制,打狗改稱高雄,

站名遂從打狗停車場、打狗驛更名為高雄驛。

1930年代,高雄市逐漸發展,1910年代開發的舊市區

(今哈瑪星與鹽埕區)已經趨近飽和,高雄州遂於1936年發表

「大高雄都市計畫」,

該計畫除將高雄市定位成重工業都市(尤以軍需工業為重點)外,

也計畫在新的市區中心設置「高雄新驛」,由內而外為商業區、

住宅區與工業區,並以設計作為貨運輸送骨幹的環狀鐵路(今高雄臨港線)

作為市區界線。

興建於大港埔的新高雄驛於1941年6月22日開始營運,

而原本的第二代高雄驛則改稱高雄港驛,

主要辦理貨運。

在高雄驛仍未搬遷至今「大港埔」的新高雄站時,

當時的高雄驛可是南台灣的第一大站,車站內共建有兩座月台

及一座跨站天橋,同時也有大站中不可或缺的「扇形車庫」,

這座車庫曾在二次大戰時被炸的不剩原先一半,

光復後經過簡單的維修後便繼續使用,

直到民國82年才因高雄港務局收回用地才被拆除消失。

目前原站場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認養,

站房及月臺部分由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認養,

2010年10月24日整理為打狗鐵道故事館,

2017年10月1日更名為舊打狗駅故事館,

2019年1月閉館進行屋面的解體修復,

2019年8月31日完工並開館。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