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洪氏先祖洪皓 (1088-1155) 鄱陽 (江西) 人,字光弼,宋政和5年乙未(1115) 進士,
建炎3年(1129)奉命使金,被羈冷山 (黑龍江北) 15年,曾屢遣人回宋,報告金人虛實,乞求興師克復失土。
紹興13年(1143)被釋,高宗譽「蘇武不能過」;官至徽猷閣直學士。
因論事與秦檜不和,為檜所忌,貶至英州,紹興25年(1184) 病卒於南雄州(廣東)。
諡忠宣。子八适、遵、邁、逖、遜、邈、邃、迅。
洪适(1117-1184)字景伯,皓長子。紹興12年(1142) 與弟遵同中博學詞科。
兄弟三人並稱「三洪」,乾道元年(1165) 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諡文惠。
配石氏封蔡國夫人,子九:槻、柲、槢、樇、木貫、桴、楹、木康、梠。
江西譜稱十七郎,江西夫人戴氏無受封,生公權、公楷。
其中公楷為開閩十七郎派始祖。
洪遵(1120-1174) 字景嚴,皓次子,與伯兄同榜冠詞科,歷官吏部尚書、翰林學士,
隆興元年(1163)除同知樞密院事,累遷至資政殿學士,諡文安。
配朱氏封信國夫人,生子三:楀、椐、木。
江西譜稱十八郎,江西夫人孫氏無受封,生公模,
公模係開閩十八郎派之始祖。
洪邁(1123-1202) 字景盧,號容齋,又號野處,皓三子,紹興15年乙丑(1145)登詞科。
1162年使金,不屈其節有父風。官至端明殿學士,諡文敏。著有《容齋隨筆》等。
配陳氏,封和國夫人,張氏生三子樺、橚、椿(〈洪容齋年譜〉載為「長子、次名不詳、三子櫰」)。
江西譜稱十九郎,江西夫人和氏無受封,生子二,公梓、公植,
公植為開閩十九郎派始祖。
洪公模,約生於宋紹興10年(1140)間,1163年同堂弟公植入閩,為兵燹之亂,不得已卜居錢嶼奠基。
〈青陽嶼頭洪氏家廟〉載:
「皓公孫模,字宣定,宋隆興年間徙居錢嶼肇基拓業,為錢嶼洪氏1世祖。」
〈晉江嶼頭村洪氏源流〉載:
「十八郎(公模) 於隆興元年(1163) 隨叔父洪邁及諸從兄弟十六、十七、十九郎畢集泉州任所。」
〈泉州洪氏大宗祠〉載:「邁公於隆興元年起知泉州,次子公植後又宰泉武榮 (南安),後絜族居於泉。」
上述公模隨乃叔集泉及邁知泉絜族赴任之說,可確定公模係隨堂弟公植入閩。
萬曆十二年(1584)進士泉郡大才子秦锺震字伯起號恥壘《龍山洪氏族譜序》載:
洪氏宗系自鄱陽來任武榮令…… ,十六郎住南安石竹。十七郎住晉江洪窟。十八郎住晉江錢嶼(今嶼頭)。
十九郎任武榮令住同安十三都(世稱洪厝港)。
由此可知青陽嶼頭洪氏之淵源…………
洪富(1488-1560),字國昌,號新齋,出生於晉江青陽鎮嶼頭村一戶樸實憨厚的農家。
明嘉靖八年已丑科(1529)二甲三十五名進士。歷官至四川布政使司參政,清正廉明,史稱名宦。
曾苦讀於秀林庵,深研《易》學,著有《淺說》一部行世。
早年受業於蔡虛齋門人吳銓、林同門下,專心研究《易學》。
未登第時,任國子監祭酒的嚴嵩,曾聘他為兒子嚴世蕃的老師,後來嚴嵩官至內閣首輔,
大權在攬,洪富卻不因私人關係登門拜謁,營謀官職。
嘉靖八年(1529)登己丑科進士。授刑部主事,歷郎中,出任雷州府知府,
後升任兩浙轉運使。後丁內艱,服除補兩淮轉運使。半年後,擢四川參政。
兵部左侍郎張岳總督湖、貴、川、滇四省軍務,在四川境內征餉、徵兵,四川巡撫李香不答應,
洪富據理力爭,導致他與上司兩不相容,遂決意辭官歸里。
洪富回家後,深居簡出,以詩書自娛,
以誠心篤行教誨鄉人,人稱長者。
此古墓在青陽市區大馬路旁,乘車經過時,央求司機停車一看究竟,
是無預期中的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