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不乏古厝洋樓、傳統聚落,但在古厝綿延的水頭村,其美麗樓房的密度之高,足以令初探訪客驚豔。
即便數度走訪,當來到旅遊團前腳剛走、村內一片清靜的水頭村時,天空一碧如洗、陽光斜映古樓,
獨特的古村韻味,依然令人徘徊流連。
水頭聚落由於早年經商者眾,許多在南洋從商致富者,紛紛在故鄉搭建樓房大厝,並融入異國情調,
因此約在1920~1930年間,留下許多呈現南洋建築特色的「番仔樓」。
雖說是番仔樓,其山牆、馬賽克磚等裝飾皆有別傳統,卻又仍可見到中式花鳥壁飾、福祿壽等喜氣漢字,
兼容並蓄的風格,成為屬於那個年代的經典。
俗語說:「有水頭富,無水頭厝」,即是水頭的房子實在無人能出其右。
十九世紀中葉,南洋殖民地經濟發展快速,對於勞動力的需求大增,中國移民個性溫厚、任勞任怨,
因此頗受殖民者歡迎,紛至廣州、廈門、香港等港埠招募華工。
金門和廈門同出一源,由於靠近廈門,加上謀生不易,金門人紛紛由廈門往南洋發展,
這種情形稱為『落番 』。
「落番」的現象,意指第一代的移民在異地站穩腳步後,會返鄉帶走更多同族或同鄉到僑居地去發展,
而後到的,也須要依賴先去的同鄉,協助適應環境,以及尋找工作。
因此,在金門,常常可以發現某一聚落或村莊的民眾,成群前往特定的僑居地,
例如:水頭村黃氏到印尼、珠山村薛氏往呂宋、湖下楊氏至新加坡、烈嶼人去汶萊、山后王氏旅日本等,
形成一種相當特殊的移民特色。
勤奮簡樸的金門出洋客,將所得儲蓄下來,定期寄返家鄉。
僑匯經濟除維持家計生活、贍養族人、翻修祖厝及寺廟外,也廣泛地支援公益慈善事業,促進了僑鄉的進步。
水頭村的洋樓建築以得月樓的建築樣式最為特別,建於民國二十年(1931),
屋主黃輝煌於民國初年至印尼麻里吧板從事百貨批發行業致富,匯款返鄉建造,
共花費一萬三千兩的白銀,由金門古崗師傅及陳南山師傅完成。
「黃輝煌洋樓」完工於民國二十年(1931),與「得月樓」為同時期構築的二樓宅第。
採三開間面寬格局,三凹壽門面設計,坐北朝南,主入口作成廊間,立面中西合璧浮雕泥塑裝飾繁複,
柱式變化多樣,造型特殊、工藝細緻是研究金門僑建洋樓無法遺漏的一個案例。
洋樓的左右角樓對稱,門樓設於東南向,以「青天白日」國徽做山頭圖騰式樣,
象徵對國民政府的忠誠,而裝飾的焦點集中在一樓入口以磚雕與「福祿壽喜」的花磚組砌為裝飾重點
與樓頂山牆時鐘、孔雀、卷草、花鳥、天使與正面樑枋雙龍搶珠的剪黏、簷下線腳、楣樑上回字紋路、
窗楣上壽桃、螃蟹等吉祥寓意的泥塑圖樣。
黃輝煌洋樓為華洋混合式建築,兼具華人風俗與異國情調,形式雖顯混雜,
卻不生悖逆或唐突之感,和諧交互共構,形成一種多元並存的文化景緻,
這不僅是水頭聚落中洋樓建築特殊的面貌,
更是多采多姿的人文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