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海因地處“九十九曲”的石井江之濱,漢代稱為“灣海”。
宋開寶年間(968~975_,唐安金藏之後安連濟居此,因易灣為安。宋為安海市,東稱舊市,西稱新市。
州官遣吏在此設卡榷稅,號石井津。建炎四年(1130)創石井鎮。
元、明、清屬八都。明為安平鎮。
嘉靖(1522~1566)後逐漸成為中國東南沿海私商國際貿易的中心港口。
《安海志·卷一沿革》記載:安海市。其港通天下商船,賈胡與居民互市。
宋元祐二年丁卯(1087),泉州府設市舶局。客舟自海到者,州遣吏榷稅於此,號曰石井津。
南宋建炎四年庚戍(1130),因東西兩市競利相戕,榷稅吏不能制,州請於朝,乃創石井鎮。
朱熹之父朱松為鎮官,此乃安海建制之始。
石井位於閩南金三角中心要衝,是南安市最南端唯一的出海口,
東隔馬江毗鄰晉江東石,南臨浯江遙對金門。
全鎮陸地面積83平方公里,海域50多平方公里,全鎮轄25個行政村。
石井古時稱「海都」,開發頗早。隋代就有人在此漁耕生息,善於製造舟楫飄行于江海之間。
明末清初是石井的中興時期,鄭芝龍建船隊,拓疆域、開商貿,那時廈、漳、泉一帶商人依附
鄭氏航海通商貿易,遷入石井聚居者不計其數。
繼而鄭成功海上起義招兵屯師,一時商賈雲集,兵多糧足,人丁興旺。
石井港在縣城南四十公里處,宋代為海防要地,明代海上民間貿易漸次興起,至天啟年間(1621~1627)成為
海上武裝商運集團首領鄭芝龍的重要基地。清初又是鄭成功抗清水師的主要營地之一。
順治十八年(1661)清廷下令遷界,石井港因之蕭條;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開海禁後才重新複甦。
除輪渡碼頭基本保持原貌外,其餘港口設施均為近、現代建築。
石井鎮歷史悠久,風景宜人。
隋代就有人於此漁耕生息;唐辟「海上絲綢之路」;
宋設「石井津」置「巡檢司」;明建「靖海寨」築「煙墩銃城」;清初是鄭成功屯師復台基地之一。
《南安縣誌》防禦志載,宋熙寧年間(1068~1085)石井設防海水寨;
明設烽墩四所,在石井、街內(今奎霞)、溪東、下吳,防海銃城二座,在石井、淗潯(今淗江);
清康熙年間先後三次計設台寨九處:
大盈石寨、康店土寨、東嶺墩台、小盈嶺墩台、青石宮寨、攀龍寨、雞籠山墩台、欹髻山墩台、酒庫山寨。
除石井銃城、小盈嶺墩台有殘址外,餘多廢無存。
如今,石井境內的四海四陸八奇和境外的春夏秋冬十二景,
勾勒出鰲石山、石井江、楊子山三個文物盛存、風景秀麗的名勝景區,延平郡王祠、海上視師石刻和
開台聖王紀念堂等鄭成功史跡遺址,也有中憲第、清水岩等文物名勝,
展現出石井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
和淳樸的海濱民俗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