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民居是閩南傳統建築的典型代表,以紅磚作為主要建築材料,因而得名紅磚古厝。
時至今日,這種建築依然集中分佈于閩台兩地,
其中代表性建築有南安蔡氏古民居、大嶝鄭氏聚落、金門山後聚落等。
研究表明,早在明中期以前,閩南傳統建築的形制就已完全成熟,而紅磚建築大致形成于明清時期。
紅磚古厝形似殿宇,故民間又稱之為皇宮起,其主要建築特點是:坐北朝南,前埕後厝,台基用白色花崗岩條石壘成,
墻體大量使用紅磚,屋脊為泥塑的馬鞍或燕尾形狀,屋頂鋪的是筒形紅瓦,多以硬山式為主。
三開間雙落大厝,這是紅磚古厝的基本單元。開間是東西走向,其數量多少決定了古厝的寬窄,
規模大的宅院,可以在三開間的基礎上添加護厝于左右,變成五開間;進深大小則體現了古厝的長短,
雙落就是「二進」,最深可達「五進」。
中憲第位於南安石井鎮延平東路,是鄭氏祖宅,鼎盛時有99間,住著上百號人,僅供直系子孫居住。
家族血脈都在這裡綿延,200多年繁衍了20多代。
鄭氏族譜記載,鄭運錦生於清康熙年間,早年潦倒,曾一度靠撿糞、打雜工度日。
後來,因勤奮刻苦,在廈門當傭人時得到老闆提攜,被派出海貿易。此後他組建船隊,購置船隻於閩台兩地
進行交易,並在臺灣彰化縣開設勃興行商號,富甲一方。
清雍正初年,彰化災荒,縣令朱山未獲批復即動用庫銀萬兩賑災,遭同僚誣告其侵吞國庫。
在緊要關頭,鄭運錦出手相助,籌集一萬兩白銀送入國庫。
三年後,朱山升任臺灣知府,為報鄭運錦當年之恩,特下一道文告:
凡是船桅上插有勃興行旗號的商船,一律不必檢查納稅,給予方便通行。
於是,鄭運錦的勃興行往來臺灣經商,更加一帆風順。
雍正年間,鄭運錦衣錦還鄉,在石井斥鉅資建造了一座規模宏大、結構精巧的宮殿式府第。
因長子鄭汝成誥封中憲大夫,故稱中憲第。
根據石井鄭氏族譜,鄭汝成屬石井東角鄭氏,鄭成功屬石井西亭鄭氏,按照輩份,鄭汝成正是鄭成功的四代孫。
台南鄭成功廟看見一副三圭世錫匾額,上面落款正是石井四代孫汝成立。
中憲第歷經十數年建成,坐北朝南,占地面積7780平方米,現存4350平方米,
主厝五落,有東西護厝、西重護厝,並有演武廳、書軒、梳妝樓、水榭、曲橋、月亮潭等附屬建築。
中憲第共有房間112間,由於僭越古代建築禮制,所以對外宣稱只有99間,因此,九十九間也成為中憲第別名。
如今,雖已歷經近三百年滄桑,中憲第保存基本完好,可以說是閩南傳統建築的集大成之作。
古宅內絕大部分木料都是用臺灣運來的巨木加工而成,
這些合圍粗的圓柱、數丈長的大樑,以及門扇、風窗、嵌壁雕屏全部由臺灣杉木和楠木製作而成。
石料大都採自建築安平橋的大陌島花崗岩石……
據說中憲第落成之日,臺灣知府朱山派人曾專程賀送恩倫世寵的匾額,
並將彰化鹿港改為勃興港,命名勃興街,以表紀念。
在中憲第的鄭運錦裔孫原有43戶,目前只有2戶還住著。
泉州府,南門外,四十三都第一厝。
這句歌謠吟詠的正是座落在石井鼇石山下
這座已有近三百年歷史的古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