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本願寺是日治時期建於新起町的淨土真宗寺院,正式名稱為「淨土真宗本願寺派台灣別院」。

建物群位於今萬華區中華路一段西側,長沙街與貴陽街之間,臨近台北捷運西門站。

日治出期(1895),從軍布教使、軍隊慰問兼開教視察使渡台。

 





 

1896年開始布教,並設立台北教會。1897年時,買收新築用地並創設婦人會,同時也開設龍谷學校。

 

1899年,臺北布教所獲得公認。

新築工程開始於明治三十三年(1900)……布教所在隔年昇格為台北別院。

 




大正五年(1916)時,創設大稻埕本島人布教所。前法主大谷光瑞則在次年時視察台灣。

大正十一年(1922),御廟所與鐘樓會館完工。輪番所則是在大正十三年(1924)新築落成。

 





 

1925年,台北別院舉行了開教三十年紀念傳道,同年創立樹心幼兒園。

昭和四年(1929) 改稱為台灣別院。

昭和七年(1932)本堂正式落成。




 

戰後西本願寺部份建築做為理教的理教公所及軍方和警備總部等單位使用,

旁邊則有聯勤被服廠、反共救國軍及大陳島撤退的軍民居住…..

(大部分建築於1975年焚燬)。

 




2006年臺北市政府指定殘存的西本願寺鐘樓、樹心會館為市定古蹟,輪番所、參道、本堂、

御廟所等遺蹟為歷史建築,並名為「萬華406號廣場」。

 




20115月起由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整修,20137月開放民眾參觀。

 




 

「西本願寺」建築群遺蹟,包含「西本願寺」本堂臺基及「御廟所」臺座、「輪番所」、

「樹心會館」、「鐘樓」及「參道」等,在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處的積極修復下,以全新的

面貌與市民再一次見面…..

 





由當時總督兒玉源太郎頒賜「樹心佛地」匾額而命名的「樹心會館」,

修復前屋架及大部分木構件門窗等都已燒毀,所以以柳杉木、檜木等原木修復,

置身其中除了濃郁的古蹟風味,還有陣陣的原木香;

 

原為佛寺輪值人員宿舍的「輪番所」,是有著道地日式風格的建築;




 

位於造景假山上的「鐘樓」,未來將可結合廣場舉辦各式的新年敲鐘祈福活動;

 

「西本願寺」本堂主體已燒毀,修復完成的本堂臺基可望作為日後展演活動的舞臺,

可用來舉辦各種現代、傳統或音樂表演活動。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日前進駐西本願寺廣場,近日正式舉行新址開幕典禮,

 

並特別策劃「臺北回想曲」常設展及「西本願寺廣場的前世與今生」特展作為喬遷獻禮,

 




 

以豐富的史料與照片,

 

完整呈現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西門町風情…..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