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中區位於今日的柳川與綠川之間,早期尚未開發時,此地區到處都是沼澤地,其中有
一座小丘陵地,丘陵地上高凸處叫做「墩」,清朝時在高凸處設置煙墩,於是就把小丘陵地
稱為「大墩」(即今台中公園砲台山)。


1895年,台灣民政支部長兒玉利國建議將當時台中市規劃為「圓形放射狀」都市,
但未被台灣總督府採納。



隔年,總督府在準備實施的市區改正計畫中,民政長官後藤新平
採用了巴爾頓(W.K Barton濱野彌四郎的「台中市街區劃設計報告書」,
將台中市規劃為「棋盤狀」都市。



1900年正式公告「台中市區改正」,為配合整體都市發展也設置了公園預定地,但此地
後來被鐵路車站用地取代,也就是台中車站現址,而公園預定地為台中公園現址。


因而整治綠、柳川與開闢棋盤狀道路、興建台中驛(今台中車站),
將台中興建成為台灣新興的現代化都市。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華民國接收日本台灣總督府所轄之區域,將原台中州下台中市的橘町
、綠川町、榮町、大正町、寶町、錦町、新富町、柳町、初音町、若松町,合併成立「中區」。

中山路一帶昔日為站前主要街道, 該區域在日治時期屬於錦町…..




走一趟中山路,仍能發現一些日治時期的街屋建築;

其中較知名的有「奎輝堂」、「永生蔘藥行」、「深鑐牙科」、「金寶山銀樓」等等。






當然也有一些商業建築,
諸如「中央書局」、「台中二信」、「台中合作社聯合社」以及「台中三信」…..

中央書局成立於昭和三年(1927)13日。

1925年秋天,台灣文化協會在台中召開全島大會,會中決定籌辦文化服務機構。


1927年在台中市錦町櫻橋通創建了中央書局,由莊垂勝為首位負責人,銷售「漢和書籍雜誌
、文具學藝用品、洋畫材料額緣、運動器具服裝、留聲機西洋樂器
」。



1998年時,因連鎖書店的競爭以及財務年年虧損下,結束了書局的營業,並將建築物轉租
給一家婚紗店,但隨著景氣的不佳,也
無法營運,2005年時,整棟建築物被轉賣。





台中市合作社聯合社社址在成功路。

其前身為「台中厚生信販購利組合」,光復後改組為「台中市農業會」,
1946年再度改組為「台中市合作社聯合會」,首任理事主席為林湯盤先生。



 

19511030日二樓開辦「合作戲院」,並配合政府實施軍公教人員實物配給制度,
接受行政院委託代辦食油、食米、食鹽、煤炭、煤油、液化瓦斯等配送業務,

戲院於19588月停辦,二樓全部租給「小夜曲舞廳」,之後也停止營業。




三信商業銀行前身為台中第三信用合作社,創立於1916年,
199911日改制更名為「三信商業銀行」,是台灣少數將總行設在中部的銀行。

至於台中第二信用合作社前身則為「台中協贊信用組合」,肇建於大正初年(1911),
當時為中部地區首創之庶民金融機構,後
1946年改名,沿用迄今。





話說台中地區在早期時曾有十多家的信用合作社,
至今僅存台中一信、台中二信與三信等社…..



加上臨近的彰化銀行台中分行等,可以說明錦町一帶,

在日治時期無疑是當時的中部的金融中心。

(部份資料引用自: 何澄祥的部落格)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