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舊名浯洲,又名仙洲,或稱浯江、浯島、浯海、滄浯。得名始於明太祖洪武 二十年(1387),
江夏侯周德興屯戍海疆,為防倭患,在島上 (今舊金城) 置守禦千戶所,築城設寨。因其形勢
「固若金湯,雄鎮海門」,故取名為「金門」。
儘管漢人對浯洲(金門)的開墾早在西元四、五世紀(東晉、五代),
不過從一些地方族譜的考察中可看到,大規模的移民乃發生於十三世紀中葉之後(宋代)。
到了十四世紀後半(明代)左右,大致上已出現至少六十一個聚落(不包括烈嶼),初步奠定了
今天島上自然村的規模,其中以陽翟(陽宅)、汶水(後水頭)、西倉(西村)、平林(瓊林)、
後浦最為繁盛,洪受的《滄海記遺》(1568)顯示了當時宗族聚落的發展。
早期移民在選擇聚居基地時,多半以水源充足、地力較豐及避風禦寒等條件,作為基本的判準;
當然,歷史上聚落的形成,常常面臨了土地資源的爭奪,甚至造成武力械鬥。
發展的年代夠久,自然留下許多古時候的碑記,
這些散落各地無人看管的石碑,被輾轉集中於文化局旁,設置了碑林….稱之為<金門碑林>
據盧志輝先生「金門中正圖書館碑林設置始末」、及姚琳先生「金門碑林考」二文中所述:
當年擔任社教館館長的盧先生於下鄉訪視時,見到各地有多座石碑傾頹毀損之狀,十分痛心,
便已有蒐集以便陳列保存之念。民國七十五年,金門地方各界在中正圖書館聯合祭祖後,司令官
兼政務委員會主任委員趙萬富上將於鄰近巡視時,見到「金門昭忠祠記」碑倒置於地,當下便
指示在中正圖書館建置「碑林」。
在軍方的協助下,散置金門各地由明、清至民國時所立十五塊各種石碑,經整補後復樹於中正
圖書館,這是金門「碑林」之肇始。
其後這些石碑再遷至現今文化局圖書館前,九十六年底又添了為清金門通判程煜所立德政碑。
這十六座石碑,雖僅是金門現存明清迄民國以來百多件碑碣的一部分,但包含種類多樣、加之
有年代古老居台閩地區之冠者,雖小數亦足大觀。
當年的主事者,能刻意保護這些地方重要史料文化財,其用心值得欽佩的。
金門古碑不僅保存了歷史資料,有許多古碑字體相當優美。
縣府為深怕碑碣受到破壞、傾頹倒塌,將古豍十五座、新仿石碑八座,集中成立「金門碑林」。
碑林中的古碑大多是長方形,碑頭是方形的,左右兩邊截角,多數皂碑額有題額、有篆額,
圖樣紋飾較少,基座是方形趺座,底部作成櫃台腳修飾。
古豍有:
都督俞公生祠記碑、參閫胡公功德碑、總兵紀公德政碑、奉憲勒石、奉憲示禁、奉憲禁、
築堤修塚記、昭忠祠記、重修昭忠祠記、馬公去思碑、建造金門石橋碑記、示禁碑、去思碑、
墓道碑、神道碑等十五座。
另有負載石碑的龜形的贔屭趺座,常作為墓道碑的底座,在封建時代五品官階以上才可用….
文化局大樓於民國八十四年五月五日落成,六月一日正式啟用,是一座美輪美奐的三樓建築物,
佔地總面積達一萬四千平方公尺,建築本體面積為五千餘平方公尺,館內一樓除行政辦公室外,
最主要是可容納八百八十五人的演藝廳,另外上有呈H行廣闊的展示走廊及貴賓室。
前二樓設有視廳室及文藝之家。三樓則是可以容納一百人集會的大型會議室。
新館的落成啟用,以它多功能建築硬體的展現,再加上以軟體的有效經營、管理,
將可全面提昇社會教育功能。
館前陳列許多藝術作品,
是個頗有文化氣息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