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鄉>名的由來,可追溯清咸豐十年,竹北二堡石牌嶺庄之農工黃等成,意外於此地之溪中(觀音溪)
,拾得一天然石酷似觀音菩薩,將之供奉瞻拜,稱之為<石觀音>,後此庄亦稱之為<石觀音庄>。
大正九年(1920) 台灣地方改制,改為<觀音庄>,隸屬新竹州中壢郡。光復之後改名為<觀音鄉> 迄今。
在二次大戰前, 位於新坡國中及新坡國小間的道路( 中山路二段) , 是當時觀音庄內最熱鬧的街市…..
當時還設有輕便車通往中壢, 因為地處教通要道, 自古便是觀音鄉內最大的市集,
據聞新坡街上尚存有數間老屋未拆, 且仍保有磚砌拱門的亭仔腳….
可惜街屋多數也已改建, 已不見老街的風貌.
此次探訪觀音鄉<甘泉寺>,卻意外在寺旁左側遇見老街 (仁愛路) ,
前後延伸約有百公尺, 仍保留原汁原味的老街況味…..
經查資料, 與此相關之報導極少,
後在圖書館中找到一本<寶貝觀音> 的出版品, 提及這是 <石觀音第一街>
日治時期, 當時的仁愛路以形成街肆…..
據說當時已有兩間醫院, 三家中藥舖, 數家雜貨店, 還有一間自轉車商店, 其繁盛可見一斑
觀音老街 (仁愛路) 上尚保留了些日治時期的街屋, 其中又以街口的連棟街屋最具代表…..
對面亦有兩戶正面山牆保有泥塑花草造型的,
後段還可看到有泥磚牆壁上有脫落未盡, 魚鱗排列的穿瓦衫等風貌……
老街的入口即在<甘泉寺>的左側
甘泉寺為觀音地區居民最重要的信仰中心,百餘年歷史並經過多次修繕,是西濱重要的地標。
三堂五門的大廟,十分富麗堂皇。觀音鄉的命名,即與甘泉寺大大有關。
清咸豐十年(1860),有位農民在耕作返家途中,發現小溪中有一酷似觀音的石塊,於是將
石塊帶回,並築草庵奉祀,稱為<石觀音>。
其後,信眾愈多, 於是地方人士募捐建廟,稱「福龍山寺」
光緒十二年(1886年),因廟年久失修而重建, 又因神明指示發現泉水 (在甘泉寺右側巷內)
相傳飲此泉水可治病,於是將廟名改為「甘泉寺」。
甘泉寺多次改建, 已不復舊觀…..新建的硬山屋頂,上面加添多重歇山的四垂樣式,氣勢雄壯,
屋脊為燕尾式,正中段為福祿壽三仙賀喜,兩端有雙龍,稱為雙龍迎三仙。
寺廟正後方壁面的銅雕,就耗資了二千萬元,是世界上有名的作品。
以一尊貌似「觀音」的石像,而影響了當地人民的生活,甚至以「觀音」作為居住地的名稱,
這種純然的觀音信仰,深深地影響了每一個在地鄉民,更本土化且更深厚的草根信仰色彩。
我則更感動於這次與老街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