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日治時期,基隆就是臺灣的國門,美洲、歐洲等世界各地 的船隻來往於基隆港,日本政府為了讓外國船隻一靠岸就能看到 一個現代化的城市而積極建設基隆。 當時最新潮的歐式建築包括現在的海港大樓(前身為基隆港 合同廳舍)、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前身為日本郵輪株式會社 基隆支店),讓我們如今還可遙想那個繁華的年代。 順著港邊往西二、三碼頭走,可以看到更開闊的基隆港景致, 來到基隆港西岸旅客中心,這裡是郵輪旅客 […]
早在日治時期,基隆就是臺灣的國門,美洲、歐洲等世界各地 的船隻來往於基隆港,日本政府為了讓外國船隻一靠岸就能看到 一個現代化的城市而積極建設基隆。 當時最新潮的歐式建築包括現在的海港大樓(前身為基隆港 合同廳舍)、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前身為日本郵輪株式會社 基隆支店),讓我們如今還可遙想那個繁華的年代。 順著港邊往西二、三碼頭走,可以看到更開闊的基隆港景致, 來到基隆港西岸旅客中心,這裡是郵輪旅客 […]
基隆港位居台灣之頭,百年來出入過無數異國船隻, 帶來了世界多元的文化與新知,接受來自海洋文化的薰陶, 而造就特有之海洋文化。 然隨著時代的變遷及鄰近競爭港口的竄起, 基隆港由於港區腹地狹小且緊鄰市區,港務聯外運輸交通系統 不便所造成海運優勢的逐漸式微,九十二年提出興建海洋廣場 之構想作為港區轉型之發軔。 海洋廣場係以基隆內港構築的開放空間為主體向外延伸, 透過港區水域空間的再發展,妥善利用其豐 […]
外木山海岸為基隆市轄區僅存最長的天然海岸。 自外木山漁港至澳底通村全長約5公里的海岸公路。 一側為開闊的海岸景觀, 一側為高聳的單面山懸崖, 是極富壯麗景色的海岸線。 在澳底漁村的沙灘是僅存的沙岸地型,小而美麗, 夏日時成為民眾戲水游泳的好去處。 夏季的日出是海岸不可多得的美景, 坐在岸邊聆聽濤聲,欣賞彩霞萬丈之景,令人心曠神怡。 海岸礁岩長年經海水沖蝕,雕塑出奇特的造形, 值得民眾深入觀賞體會。 […]
外木山海岸為基隆市轄區僅存最長的天然海岸。 自外木山漁港至澳底通村全長約5公里的海岸公路。 一側為開闊的海岸景觀,一側為高聳的單面山懸崖, 是極富壯麗景色的海岸線。 在澳底漁村的沙灘是僅存的沙岸地型,小而美麗, 夏日時成為民眾戲水游泳的好去處。 夏季的日出是海岸不可多得的美景, 坐在岸邊聆聽濤聲,欣賞彩霞萬丈之景,令人心曠神怡。 海岸礁岩長年經海水沖蝕,雕塑出奇特的造形, 值得民眾深入觀賞體會。 […]
外木山海岸為基隆市轄區僅存最長的天然海岸。 自外木山漁港至澳底通村全長約5公里的海岸公路。 一側為開闊的海岸景觀,一側為高聳的單面山懸崖, 是極富壯麗景色的海岸線。 在澳底漁村的沙灘是僅存的沙岸地型,小而美麗, 夏日時成為民眾戲水游泳的好去處。 夏季的日出是海岸不可多得的美景, 坐在岸邊聆聽濤聲,欣賞彩霞萬丈之景,令人心曠神怡。 海岸礁岩長年經海水沖蝕,雕塑出奇特的造形, 值得民眾深入觀賞體會。 […]
槓子寮之名源於馬賽語( 凱達格蘭系統)「陷阱」的意思。 清光緒年間,在此建築砲台防守基隆港,有營房、廁所、 砲絞盤、觀測台、庫房等設施,規模相當大。 最特別的是觀測台與砲盤區之間有通話孔連絡用, 這種設施在其他的砲台並未見到。 攀登槓子寮山基點,除了遊覽砲台遺跡, 觀覽海天一色之美外,下山可以到碧砂漁港大啖海鮮, 海堤上的日出日落之美也值得停留。 槓子寮砲台,又稱槓仔寮堡壘,位於基隆市信義區, 目 […]
八斗子位於和平島東南側,本為一座海上孤島, 後興建發電廠而形成半島狀的突鼻。 而著名的望幽谷及八斗子海濱公園, 也因半島的形成而更加可親。 八斗子漁港建於民國64年(1975),是北臺灣最大的漁港, 一旁的漁村,經常可見攤開石花菜以及一間間的「魚寮」; 這裡是臺灣有名的漁產加工廠! 加工漁獲包括小卷、丁香魚、四破魚、飛魚卵等 …。 望幽谷是位於八斗子和長潭里間的一個V型山谷, 整個谷地綠草如茵、起 […]
槓子寮山位於海洋大學的後方,登頂並不困難。 登山途中有槓子寮砲台遺跡可供憑弔,登上砲台, 還可以觀看整個北部海岸線、八斗子漁港、 海洋大學及基隆嶼等,展望相當好。 槓子寮山,二等三角點, 位於基隆市信義區與中正區的交界處。 「槓子」意為凱達格蘭族語中「陷阱」的意思, 寮是漢人加上去的,意思是人們群居處。 其地形險要,砲台依槓子寮山地勢而建, 坐山面海,海拔高度150公尺,佔地面積近2公頃, 整個砲 […]
八斗子東北部七斗山所在地原本為一座島嶼, 日治時期為興建北部火力發電所在此填土造陸, 將該島嶼與本島銜接起來而成為一座半島。 半島西側的八斗子灣海深砂淺,是一天然良港, 現今已開闢為八斗子漁港與碧砂漁港。 原先八斗子半島與臺灣本島之間有一條狹長海溝, 當地人稱呼為「長潭」,且由西向東分別命名為「長潭頭」、 「長潭邊」、「長潭尾」。 漁港所在地即為「長潭尾」。 昭和12年(1937),因應增加的電力 […]
「長潭尾漁港」,位於八斗子半島的東南側,基隆市中正區長潭里內。 因原先八斗子半島與臺灣本島之間有一條狹長海溝,當地人稱呼為「長潭」, 且由西向東分別命名為「長潭頭」、「長潭邊」、「長潭尾」。 漁港所在地即為「長潭尾」。 昭和12年(1937),因應增加的電力需求,考量到燃料供應及發電機組 冷卻等因素,最後選定基隆八斗子半島東南側的長潭溝。 北部火力發電廠建地涵蓋長潭頭及長潭邊, 亦即長潭溝有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