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錦町位在錦町日式宿舍群內的金華街84、86號 , 歷經近5年的時間,以純日式建築工法進行整體修繕, 使用大部分舊料建材進行老屋專業修復。 以修復原有外觀為原則,保留歷史空間記憶, 並加入新構造讓新舊物料的結合重生老房子的生命力。 金華街在日治時代為福住町(北側)與錦町(南側)之界線, 「錦町」宿舍群主要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灣總督府殖產局 山林課、台北刑務所官員及職員宿舍。 金錦町所在的老屋日治 […]
金錦町位在錦町日式宿舍群內的金華街84、86號 , 歷經近5年的時間,以純日式建築工法進行整體修繕, 使用大部分舊料建材進行老屋專業修復。 以修復原有外觀為原則,保留歷史空間記憶, 並加入新構造讓新舊物料的結合重生老房子的生命力。 金華街在日治時代為福住町(北側)與錦町(南側)之界線, 「錦町」宿舍群主要為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灣總督府殖產局 山林課、台北刑務所官員及職員宿舍。 金錦町所在的老屋日治 […]
原台北刑務所官舍,位於台北市大安區華光社區, 為台北刑務所殘留建築,2008年於華光社區都更前原決議不列 為歷史建築,後經文資團體在2013年爭取, 才列為歷史建築。 台北刑務所原先是在日治時期明治29年(1896) 時, 日本殖民台灣第2年,借清朝參府衙門舊址加以修補而成, 當時名稱為「台北縣台北監獄署」, 並於1904年另於台北城外重建, 1924年命名為台北刑務所。 總面積有58752坪,採 […]
隨著臺北城的發展日益蓬勃,人潮聚集並帶來商機,在南門外形成集市, 成為重要的物產集散地,販賣各類生鮮蔬果及民生物資。 日治時期時的臺北廳政府為了管理考量,將攤商集中至千歲町的磚造平房中, 此市集便因地名被稱為「千歲市場」。對當時的日本人及漢人而言,千歲市場 是重要的公共場所,為當時最具規模的一個市場。 此即南門市場的前身。 國民政府來臺之後,接收了此處的日本官舍,將原本的千歲市場改名為南門市場, […]
外木山海岸為基隆市轄區僅存最長的天然海岸。 自外木山漁港至澳底通村全長約5公里的海岸公路。 一側為開闊的海岸景觀,一側為高聳的單面山懸崖, 是極富壯麗景色的海岸線。 在澳底漁村的沙灘是僅存的沙岸地型,小而美麗, 夏日時成為民眾戲水游泳的好去處。 夏季的日出是海岸不可多得的美景,坐在岸邊聆聽濤聲, 欣賞彩霞萬丈之景,令人心曠神怡。 海岸礁岩長年經海水沖蝕,雕塑出奇特的造形, 值得民眾深入觀賞體會。 […]
貓空位於台北市文山區內,是木柵茶區東側的小溪谷, 因地質鬆軟因此河床在長年沖擊下被卵石鑽蝕造成坑坑窪洞, 溪水水流則似貓爪痕跡因而得名; 貓空鄰近台北郊區且有多條登山步道, 所以天氣晴朗時,便可從山上瞭望到整個台北風景, 夜晚更是成為欣賞台北夜景的勝地。 貓空昔日曾是台北市最大產茶區之一, 目前以觀光休閒為主將傳統茶藝與餐飲結合, 成為貓空的特色也是民眾渡過悠閒假日的好去處。 日治時期,張迺妙、張 […]
從清朝時期,安溪移民大量湧入開墾,當時在這裡共有建 立起八個聚落,分別為:草湳、圓山、歧山、貓空、石坡坑、 苧仔園坑、吊硞坑和樟湖。 這裡存在有許許多多近代開發上的歷史紋理, 也有說不完的故事。 道光初年由來自於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積德鄉新康里大坪社, 以張姓家族為主的「延」、「永」、「建」字輩,共同向墾首張啟明 用銀買入,張啟明所承給平埔族雷朗社番業戶君孝仔山埔壹所, 範圍為指南國小以下埔地,土名 […]
離開熱鬧的中山北路、轉入綠蔭遮蔽的步道,不久後就會 看到圓山貯水池。當年臺北人所仰賴的水道設施,如今已經退役, 靜靜供人觀賞。 再循著參道往前到神社,狛犬依然守在殿前, 只是主殿內的神祇已隨著政權的更迭而改變。 儘管物換星移,但不變的是神社依然散發出寧靜祥和的氛圍, 在嘈雜的都市裡更顯得獨特。 1920年代,隨著台北市的發展與人口的增加,原有的台北水道系統的 給水能力已經無法負擔整個大台北地區的用 […]
草山水道系統於2004年4月28日經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古蹟審查 委員審議通過指定並經台北市政府公告為第111號市定古蹟。 興建於1928年3月,至1932年3月完工, 為日治時期台北市第二套飲用水源工程。 計有取水井、導水渠、水管、調整井、水管橋、氣曝室、發電所(三角埔 發電所)、貯水池等,共14項主要設施所構成,全長超過十幾公里。 部分設施迄今仍持續使用中。 草山水道系統主要依佐野藤次郎工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