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里 泰安鐵道文化園區
明治41年(1908)縱貫線全線通車,當時此地並沒有車站,直到明治43年(1910)12月才設立「大安溪信號場」, 大正9年(1920)改稱「大安驛」;站名一直沿用到光復後,民國44年(1955)才改名為「泰安站」。 昭和10年(1935)4月21日清晨發生關刀山大地震,山線鐵路受到重創,大安驛原木造平房也傾倒毀壞; 重建站體採用「鐵路建築標準型」,採 折衷主義建築風格,平頂式水泥長方形格 […]
明治41年(1908)縱貫線全線通車,當時此地並沒有車站,直到明治43年(1910)12月才設立「大安溪信號場」, 大正9年(1920)改稱「大安驛」;站名一直沿用到光復後,民國44年(1955)才改名為「泰安站」。 昭和10年(1935)4月21日清晨發生關刀山大地震,山線鐵路受到重創,大安驛原木造平房也傾倒毀壞; 重建站體採用「鐵路建築標準型」,採 折衷主義建築風格,平頂式水泥長方形格 […]
位在雲林斗六的石榴車站,可說是歷史相當悠久的百年驛站,從日治時期開始到現在超過百年了, 當時因為營運不佳而停業,2006年12月22日石榴車站站房和周圍的職員宿舍以「石榴站車站及職員宿舍」之名 登錄為歷史建築。 有關石榴班地名的由來: 「射榴班」地名的由來依據日治時期的資料,因石榴區所產砂石品質很好,狀似「射榴」(閩南語 ,指一種水果) 種子顆粒圓潤,以自然植物命名,故名「射榴」。日後口傳將「 […]
高鐵嘉義車站位於於嘉義縣太保市,東北距嘉義市約十五公里,168 號縣道橫貫其間,為該車站之主要聯外道路, 東往中山高速公路水上交流道約五公里,西往嘉義縣政府約三公里,往朴子市約十公里。 嘉義車站主體建築包含一高十五米、傾斜的空間桁架屋頂結構,座落於兩層樓高的車站大廳之上方。 商業設施配置於車站入口大廳之左右兩側。車站第二層為驗票設施、付費等候區及貴賓等候室,並以 一人行天橋與月台區相連結。 嘉義車 […]
香山火車站建於日治時期的昭和三年(1928),屬於西部縱貫鐵路的小站之一。 樸實的外表,構造簡單的長型站房,整體設計去除一般常用的對稱形式,將車站入口置於端部, 另外特別於入口處加上入口玄關,玄關木柱上以雕花牛腿支撐,玄關上方屋面以「破風」處理的三角形屋頂, 是典型「入母屋造」形式的日式建築,建築材料是遠從阿里山運下來的檜木, 目前為全台灣唯一僅存的檜木建材, 也是全國少數保存下來的木造火車站房, […]
2011年11月11日六家線通車營運,以及內灣線新竹至竹東段復駛後,增加了千甲、新莊、六家三站, 管理站增加至十一站,範圍幾乎涵蓋全竹東鎮和橫山鄉境內。 之前因為竹東腹地一帶的農林礦產資源豐富,陸續有大規模工廠(水泥、玻璃等)先後設立, 且為配合開發山區農林礦資源以發展工業,興建竹東內灣支線鐵路。 新竹內灣支線是日本人走後,完全由國人所完成的第一條火車鐵路,新竹到竹東段於民國36年(194 […]
內灣站是西部幹線鐵路新竹支線內灣線的終點站, 原本支線並未通車至內灣,但隨著時代變遷及內灣 的產業蓬勃發展,於民國40年左右為了配合林木及煤炭的運送才興建設置。 現今車站仍保有50~60年代的獨特建築風格和許多獨一無二的特殊建築物,並保留有一「通車紀念碑」 足供後人憑思其鐵道開拓的艱辛歷程,讓許多來到內灣車站的民眾感受迷人的懷舊氣息。 目前車站每天仍與新竹對開11對班車,並以自強號列車的服務品質而 […]
位於新竹縣橫山鄉的合興車站,屬於內灣支線沿途的車站,合興最早稱為「十分寮」,由於早期內灣附近是 以樟腦提煉為主要經濟命脈,因此十分寮的地名就是以製樟腦寮命名的。 一進入車站古樸的日式木造建築映入眼簾,走入站內還有售票窗口的擺設, 不過早在89年10月後這裡被裁為招呼站就不再賣票了。 合興車站還有一項非常特殊的設計,若仔細觀察車站月台的設計,會發現這裡有兩處「分離」的月台, 相較於阿里山森林鐵路,對 […]
配合台灣高鐵的高架路軌配置,新竹車站也是採用高架車站設計,站內設有側式月台兩座,站 區的總樓地板面積20,360平方公尺。車站建築是由台灣建築師姚仁喜設計,曾在2002年時獲選代表台灣館參加第八屆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是參賽名單中少見的公共建築案件。 但高鐵新竹車站在該屆雙年展中未獲獎,而是由荷蘭榮獲最佳國家館獎項。 車站設計以客家建築中圍籠屋的圓弧形造與晶圓半導體為設計概念; 大片曲面屋頂漂浮在車 […]
高鐵桃園站,設計取材自燈籠的意象,運用大片玻璃帷幕還有高8公尺的細長鋼柱,四周寬度為72公尺, 由於桃園國際機場飛航安全考量,桃園車站為高鐵公司全線唯一地下化車站,外觀相當特殊。 桃園站成為當地明顯地標,車站距中壢市區6公里、桃園市10公里、桃園國際機場7公里, 通車營運後,成為桃園機場的南北轉運樞紐。 高鐵桃園站為地下1層、地下2層建築,分為旅客大廳、候車室以及月台, 車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