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義 魚藤坪斷橋 (龍騰斷橋)
魚藤坪斷橋位於縱貫線鐵路(後屬臺中線)十六份(今勝興站)—大安(今舊泰安站)間, 跨越小型溪谷,由三叉河出張所所長稻垣兵太郎設計[2],因河床無落墩,非屬大型橋梁工程, 故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指定工程技術相對其他包商薄弱的久米組負責興建魚藤坪橋。 此橋1906年4月30日開工興建,為拱橋、鋼鈑梁橋及桁架橋混合型式之橋樑, 中央桁架樑則由美國技師Coopper Schneider設計,全部工程於1907 […]
魚藤坪斷橋位於縱貫線鐵路(後屬臺中線)十六份(今勝興站)—大安(今舊泰安站)間, 跨越小型溪谷,由三叉河出張所所長稻垣兵太郎設計[2],因河床無落墩,非屬大型橋梁工程, 故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指定工程技術相對其他包商薄弱的久米組負責興建魚藤坪橋。 此橋1906年4月30日開工興建,為拱橋、鋼鈑梁橋及桁架橋混合型式之橋樑, 中央桁架樑則由美國技師Coopper Schneider設計,全部工程於1907 […]
臺北機廠(簡稱北廠)原為臺鐵主要的車輛維修與改裝基地,源於1935年落成的 「臺北鐵道工場」;戰後為臺灣鐵路管理局機務處下轄機構,並於2013年1月遷至位於桃園市 的富岡車輛基地,舊址則在關心鐵道文化保存的人士奔走下全區保留, 並於2015年3月公告為國定古蹟。 2019年8月文化部成立「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專責推動行政法人國家鐵道博物館軟硬建置整體規劃等籌備工作, 未來此法人機構由文化 […]
臺北機廠(簡稱北廠)原為臺鐵主要的車輛維修與改裝基地,源於1935年落成的 「臺北鐵道工場」;戰後為臺灣鐵路管理局機務處下轄機構,並於2013年1月遷至位於桃園市 的富岡車輛基地,舊址則在關心鐵道文化保存的人士奔走下全區保留, 並於2015年3月公告為國定古蹟。 2019年8月文化部成立「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 專責推動行政法人國家鐵道博物館軟硬建置整體規劃等籌備工作, 未來此法人機構由文化 […]
位於台鐵五堵站北邊的五堵貨場,是北部目前主要的貨物集散中心。 他的前身是七堵調車場,更早為駝峰調車場。因南港專案中南港調車場遷移至 七堵調車場用地,原七堵貨場變遷移至五堵。 雖然名為五堵貨場, 但是實際編制為七堵站貨運辦公室,歸七堵站管理。 七堵調車場於1965年開始測量,1968年動工興建,並於1972年竣工使用, 主要的業務是對貨運列車實施調度與編組。 後因鐵路貨運量需求大減,1990年將七 […]
在石底與菁桐煤礦最發達時期,菁桐火車站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但隨著煤礦業的沒落與人口外流,菁桐火車站雖已不復當年盛況, 但卻保留有日治時期的傳統建築風貌足以令人回味欣賞。 位於平溪鐵路起點亦是終點的菁桐站,從前多為野生菁桐樹,因而稱為『菁桐』。 是所有車站中保留往日樣式最具古風的地方,日式古風木製建築、礦場舊跡, 站內有古樸的鐵道機具,是平溪地區最典型的礦業聚落, 因台陽礦業公司所屬的石底煤礦與菁 […]
1895年馬關條約大清朝割讓台灣給日本。總督府領台殖民後深刻體悟從淡水港上岸 的各項物資運送到台北內地的重要性。總督府毅然決定將清末台灣巡撫劉銘傳時期所鋪設 的台北-基隆段輕磅鐵軌(36磅/碼)拆下來改舖台灣最早的支線鐵道淡水線。 最早的通車營運計有台北、圓山、士林、北投、江頭,與淡水驛站, 後續增加大稻埕起站、北門、大正街、雙連、宮之下與唭哩岸等五個中途乘降場。 北投曾是凱達格蘭平埔族 […]
八斗子車站是台灣鐵路管理局所屬深澳線上一座位在 新北市瑞芳區深澳里與基隆市中正區砂子里交界的鐵路車站。 近來有「北台灣多良車站」的美譽……… 台鐵深澳線早在日治時期是從基隆八尺門、八斗子、深澳連接到水湳洞的礦業鐵路, 後來從瑞芳火車站延伸到深澳站,再經八斗子站,沿途都是美麗的海景,因此有「台鐵最美臨海線」之稱, 2008年開始做為海科館的聯外交通使用。 深澳 […]
柑坪里以昔日柑子瀨庄得名,地沿基隆河,有淺水成瀨,附近栽培柑樹以名。 瑞芳地區,在乾隆年間就有移民入墾, 入墾之地最初即是舊稱「柑仔瀨」的一帶。 瑞芳位於昔日淡蘭官道的要津,從艋舺(萬華)出發,經錫口、水返腳、 五堵、八堵、 暖暖、四腳亭至瑞芳,古道至此一分為二,一往九份,經燦光寮,出澳底;另一往猴硐, 越三貂嶺,至頂雙溪,再經由草嶺入宜蘭。 瑞芳為淡蘭古道必經之地,也發展成為行旅往來的補給中繼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