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山玩水
菁桐 石底煤礦遺址 台陽俱樂部
平溪因媒業而興起,明治四十年(1907) 平溪庄庄長<潘炳濁> 發現煤礦露頭,但資源不足並沒有立即開採,隔年1908年串聯了礦業鉅子<顏雲年> 先生,以及日本藤田組合資成立 「台北炭礦株式會社」(台陽礦業前身)才進行開採,同時興建運媒專用的平溪鐵路,沿線也逐漸形成聚落,開啟繁華的黑金歲月。 菁桐坑聚落(包括本鄉薯榔、白石、菁桐三村)曾是台陽煤礦最大採煤礦區,早期礦業興盛時, […]
貢寮 靈鷲山 無生道場(下)
位於東北角荖蘭山上的<靈鷲山無生道場> ,由<心道法師> 於1983年創建,為一處靜謐清幽的禪宗園區,區內規劃祖師殿、大雄寶殿等殿堂,以及四大名山、十一面觀音、舍利塔林、五百羅漢步道等戶外道場,經常可見許多信眾入殿朝拜、林下修習,沐浴在宗教寧靜莊嚴的氛圍下。 <無生道場> 規劃有「宗教文化教育園區」,配合自然環境的環山朝山步道圍繞著「四大名山」景觀。 其他景點還 […]
貢寮 靈鷲山 無生道場(上)
<靈鷲山> 位於福隆近郊,不是山名,而是佛教道場的名稱。<心道法師> 於民國七十二年(1983)在此地閉關苦修,後來悟道出關後,創立「靈鷲山無生道場」,規模逐漸擴大,依山傍海,視野開闊而遼遠,可眺覽福隆海岸及太平洋, 近年的闢建之後, 已成為北台灣著名的道場之一。 依據佛典記載: 佛陀曾在「耆闍崛山」(梵名中譯「鷲頭山」,又可意譯為「靈山」)宣說重要經典、傳授禪宗心法,古印 […]
淡水 漁人碼頭 新風貌
淡水漁人碼頭位於新北市淡水區,淡水河出海口右岸,舊名淡水第二漁港,完成於民國76年;漁人碼頭東連大屯山脈、西隔淡水河與觀音山相峙,聞名遐邇的『淡江夕照』於此可以一覽無餘;日前,隨著港區內嶄新渡假飯店的落成營運,再次成為新北市重要的觀光活動休閒的場地…. 距離前一次造訪淡水漁人碼頭,算算已有近十個年頭了,只能說,時間過得真快….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為改善漁港作業與漁村生活環境, […]
關西 牛欄河 東安古橋
位於新竹縣關西鎮的<東安古橋>, 又稱為<彩鳳橋>,興建於日治時期的昭和二年(1927),古橋的特色就是建材取自當地著名的方解石,因此每一塊都有相異的色澤紋理,是關西地區最具有歷史文化與典雅外觀的罕見五拱橋。古橋下的牛欄河經過整治後,成為風景優美的親水公園….. 關西舊地名「鹹菜硼」在嘉慶道光年間就已被人習慣稱呼。何以稱為「鹹菜硼」?後人考據地名由來,有幾種說法 […]
國境之北— 石門 富貴角燈塔
<富貴角> 位於本島極北端之海岬,行政上屬石門。位於海岬上的<富貴角燈塔> 也為台灣島最北端之燈塔。 富貴角原俗名「打賓」,相傳為平埔族語言。荷蘭人對於該地的稱呼則為「Hoek」(意即岬角之意。後人取其譯音稱為「富基角」,日治時期再以相近發音之「富貴角」取而代之。 光緒二十一年(1895),日本人佔領台灣後,為了建設日本與台灣之間的海底電纜及航路標幟,隔年(1896)就在台 […]
天國之丘— 大溪花海農場
<大溪花海農場> 位於桃園縣的大溪鎮大溪慈湖旁,因土壤肥沃氣候溫和,在十九世紀為栽種香茅之用,以提供生產香茅油,後改為種植綠茶,並將其出口至日本等地。現在的農場將這塊土地用來設置廣衾的花田, 以及優閒的用餐空間,甚至提供給劇組作為戲劇拍攝的場景…. 大溪花海農場並不是新開放的景點,之前已曾兩度前往,只是時隔一久,加上又適逢順路,便再度蒞臨,並決定在此用餐….曾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