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 八斗子之 潮境晨光 (下)
潮境公園原本是垃圾掩埋場,經過妥善的規劃,如今已成為一座綠草如茵的海景公園, 整個園區的規劃以潮境海洋中心建築為中心,向海岸線延伸,延綿數公里的壯闊海岸, 可以望盡九份金瓜石的幽美,欣賞東北角獨有的岩石景觀, 天氣好時360度的全景盡收眼底。 「潮境」指的是寒、暖兩潮流的混合區,特別指西太平洋的黑潮與親潮的海水混合處, 此區浮游生物孳生,能吸引洄游魚類聚集、成為魚場,也就是魚群較易匯集的地方, […]
潮境公園原本是垃圾掩埋場,經過妥善的規劃,如今已成為一座綠草如茵的海景公園, 整個園區的規劃以潮境海洋中心建築為中心,向海岸線延伸,延綿數公里的壯闊海岸, 可以望盡九份金瓜石的幽美,欣賞東北角獨有的岩石景觀, 天氣好時360度的全景盡收眼底。 「潮境」指的是寒、暖兩潮流的混合區,特別指西太平洋的黑潮與親潮的海水混合處, 此區浮游生物孳生,能吸引洄游魚類聚集、成為魚場,也就是魚群較易匯集的地方, […]
潮境公園原本是垃圾掩埋場,經過妥善的規劃,如今已成為一座綠草如茵的海景公園, 整個園區的規劃以潮境海洋中心建築為中心,向海岸線延伸,延綿數公里的壯闊海岸, 可以望盡九份金瓜石的幽美,欣賞東北角獨有的岩石景觀, 天氣好時360度的全景盡收眼底。 「潮境」指的是寒、暖兩潮流的混合區,特別指西太平洋的黑潮與親潮的海水混合處, 此區浮游生物孳生,能吸引洄游魚類聚集、成為魚場,也就是魚群較易匯集的地方, 夏 […]
62號快速道路向東北角的出口,就是深澳灣,最早原稱為「番仔澳」, 古老的地名說明了這裡也是凱達格蘭族人所建立的老部落,但並不屬於三貂四社, 而是和平島上大雞籠社的支社之一。 位於瑞芳瑞濱里的深澳灣,過去也是一個相當有規模的大港, 沿著大海灣,至少有番仔澳、大社、磅磅仔、崙仔澳…等傳統聚落, 國民政府來了以後,為了建石油輸入港,磅磅仔港被改成了中油基地,深澳灣就只剩「番仔澳港」, 早期還以漁民 […]
光緒20年(1894)甲午戰爭後,臺灣割日,礦業也成為日本人專屬的特許行業, 當時以基隆山南北線為界,將東側金瓜石開採權交予田中長兵衛之田中組經營, 在他的積極管理下,引入新器材、專業人員,建構完善開採與煉製體系, 使金瓜石礦業興盛發展,黃金年產量高達27,794兩,有「東亞第一金都」美名。 明治37年(1904)在金瓜石本山礦床發現少見的硫砷銅礦, 金瓜石從金銀礦山晉升為「金銀銅礦山」, 被譽為 […]
「小錐麓古道 」位於新北市東北角金瓜石 ,沿著半平溪峽谷與半平斷崖山腰上 的一條舊水管路。山路年久失修,最近才由幾位登山界的Paul Lee重新砍通出來, 古道穿過劍龍稜登山口,沿途經過半平溪大鬼瀑布上方。 由於古道部分路段驚險之勢有如花蓮錐麓古道 壯麗, 因此被暱稱為「小錐麓古道 」。 三角尖峰現在又稱為保羅尖, 這條山徑當初由保羅大哥開發並結合眾多山友整闢, 後因大哥意外離開,當初 […]
基隆情人湖公園的「老鷹岩」,從入口沿環山步道往上爬,約20分鐘腳程就能抵達, 高聳於外木山的觀景平台,能同時容納4、5名遊客,底下一片蓊鬱樹林,俯瞰大武崙漁港、 外木山沙灘,還能遠眺基隆嶼,天空不時還有老鷹盤旋。 也可以從外木山海濱大道循階而上, 更能感受登頂前的一路美景……… 外木山海岸位在基隆港的西側,是目前基隆市境內最長的海岸, 也是一個讓人最容易親近的海 […]
信賢舊道離內洞森林遊樂區不遠,道路約1公里多,一路平緩,又可親近南勢溪的溪水。 所謂的「信賢舊道」,是昔日烏來往福山的公路(北107)其中的一段。 當時的公路沿著南勢溪左岸走往福山, 大約在3.5公里處,通過信賢吊橋, 越南勢溪,然後公路沿著南勢溪右岸,通往信賢村及福山村。 後來因為信賢吊橋老舊及公路拓寬之需,於是另闢新路線,公路全程走南勢溪左岸至福山。 於是信賢吊橋便棄置, 並禁止汽車通行, […]
這五座不同的崖壁可由一條步道加以連接,這條步道沒有正式的名稱, 由健山界的Tony稱之為「南港山攀岩步道」。 事實上,南港山攀岩步道本身也是一條很迷人的步道。 這條步道位於稜線下方, 與「南港山稜線步道」大致平行, 沿途有五座崖壁可以攀岩而上,連接南港山稜線步道。 若只是純走南港山攀岩步道,則是一條適合大眾的登山步道。 南港山攀岩步道除了復興園附近有一小段陡坡外, 其餘的路段都相當平緩,少 […]
軍艦岩位於石牌榮民總醫院正北方山區,海拔185.6公尺, 為大屯山系的著名山嶺,嶺上突出的巨岩聳立在層層山巒間,乍看之下如同海上艦艇, 因此得名軍艦岩。 日治時期分別與唭哩岸山、丹鳳山、烏尖連山,共稱為烏尖連峰, 山頂岩場是座理想的攀岩練習場, 也是一處相當熱門的健行路線。 健走軍艦岩親山步道沿途可欣賞珍貴老樹和自然景觀, 頂上視野開闊,中研院於山頂設立有地殼變動基準點,作為記錄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