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訪) 石碇 舊街風情
石碇老街位於新北市石碇區,是當地最早發展的區域, 石碇老街坐擁石橋、溪流、吊腳樓、不見天街等特殊的景觀, 氣氛靜謐清幽愜意, 此處還有超過上百年歷史的百年石頭屋、百年打鐵店, 處處洋溢著濃厚的古早氣息,讓人有種時空定格之感, 石碇老街的美食也不容錯過,像是百年的豆腐店、 好吃的閹雞、著名的肉粽, 還可以吃得到豆腐製成的甜點。 石碇是淡蘭古道上的樞紐,也是陸路與水路的交通重點。 過去坪林、平溪、深坑 […]
石碇老街位於新北市石碇區,是當地最早發展的區域, 石碇老街坐擁石橋、溪流、吊腳樓、不見天街等特殊的景觀, 氣氛靜謐清幽愜意, 此處還有超過上百年歷史的百年石頭屋、百年打鐵店, 處處洋溢著濃厚的古早氣息,讓人有種時空定格之感, 石碇老街的美食也不容錯過,像是百年的豆腐店、 好吃的閹雞、著名的肉粽, 還可以吃得到豆腐製成的甜點。 石碇是淡蘭古道上的樞紐,也是陸路與水路的交通重點。 過去坪林、平溪、深坑 […]
雙溪古稱「頂雙溪」,因牡丹溪及平林溪在此交會而得名。 清代時期雙溪水運發達,是淡蘭古道的中繼站。 當時的貨船從福隆逆流上到遠望坑渡口之後,便換小船 將貨物載到「頂雙溪渡口」,也就是現在的雙溪長安街尾處, 由此可以想像雙溪作為水陸轉運中心的重要性。 舊時商旅沿著淡蘭古道從艋舺前往宜蘭, 途經雙溪時正好天黑,必須住宿一晚翌日再啟程, 就是這一晚的逗留,造就雙溪的商業蓬勃發展。 雙溪的長安街由於街尾是渡 […]
深坑舊稱「簪纓」。簪纓是古代官宦的冠飾, 代表高官,而由於開墾時的深坑地形狹長猶如簪纓, 而有了這樣堪輿學的地名。 傳說清代到日治時期當地的原住民接連出草, 當地漢人被趕盡殺絕,唯獨「深坑仔」聚落平安無事, 後深坑便漸漸成為全區名稱, 而深坑也是形容此地形為四面環山的低深凹地。 深坑地區的興起除了是淡水與宜蘭之間陸上交通必經要道外, 茶葉、樟腦等產業與臨景美溪的水路優勢使深坑興盛一時, 石碇、坪林 […]
埔里地區處於台灣本島之中央,東側為中央山脈, 西側有國姓之深谷,南邊憑日月潭為界,北邊倚關刀山為屏障, 地形十分險要, 加上四季溫和,其豐富的自然環境 提供了人類生存的重要條件。 很久以前,有埔社布農人與眉社泰雅人各自分別居住在 埔里的南北兩側,成為埔里近代歷史之最早主角。 漢人大量進入埔里的最早紀錄是在1815年; 當時,一千多名墾戶在郭百年等人率領下強行進入埔里。 1825年,分散居住在台灣中 […]
秀水地區之開墾,源起於八堡圳、十五分圳之開通, 有水斯有財,水利設施吸引了大量漢人移民來到彰化, 秀水地區也因此逐漸開發。 目前臺灣方志中,在1741年劉良璧所編之《重修臺灣府志》中, 已有秀水庄地名出現。 可見乾隆前期,該地已有一定人口….. 據《臺灣舊地名之沿革》一書記載,最早入墾秀水鄉者為安溪人 吳神祐,之後入墾者眾,隨著地方發展,交通建設必不可少, 而秀水橋即為秀水地區重要橋梁 […]
基隆昔稱雞籠,為凱達噶蘭(ketagaran)平埔族所居。 因取起聲ke與尾韻ran為「雞籠」,其聚落為「大雞籠社」。 光緒元年(1875)在此地置臺北分防通判時, 以近音佳字,寓「基地昌隆」改稱為基隆。 明天啟6年(1626),西班牙人在雞籠舉行佔領儀式, 開始駐兵在社寮島(今和平島)及港口,興建城堡、教堂等, 旋為荷蘭人所逐。 鄭氏王朝西元1662年統治臺灣, 而鄭氏王朝在西元1683年降清, […]
清康熙四十年,世居福建漳州府紹安縣官陂鄉的廖朝孔, 率同二弟朝問、四弟朝路以及朝近、朝廳兩個堂兄弟一行五人, 從貧瘠的官陂山區,乘破船孤舟,冒著濤天海浪,渡海來臺施展抱負, 落腳二崙,從事墾荒開拓農地。 嗣後,一批接著一批,另有七、八十個族人亦相繼渡海來臺, 散居於田尾、湳仔、三和、來惠、楊賢、義庄各村 以及西螺鎮各里、崙背鄉港尾等地開墾。 此後,又有李姓先人來臺開拓油車、大義、港后、永定等各村, […]
西螺自清起,三百多年發展史中, 1920-1945年日治時期,是最繁華的年代。 1937年時,由街長廖重光,計畫主持西螺都市計畫變更後, 西螺街內每條道路寬敞整齊,路兩旁紅磚綠樹,人車分行的 人性化設計,當年在全省街道美化比賽時勇奪第一美譽。 「西螺老街」,指西螺鎮延平路,東起大同路,西至中興路, 北起修文路,南至中山路,仁和街之範圍,區域內含永安里、 中和里、福興里、光華里等四里。 西螺老街空間 […]
明永曆十五年(1661),設置一府二縣,苗栗歸天興縣管轄。 永曆二十四年(1670),有平埔後壠社、中港社、新港仔社、 貓裏社及加志閣社,合稱「後壠五社」, 中港社為道卡斯族最早在竹南活動紀錄。 雍正元年(1723),署淡水廳設中港庄各地村落雛型已成。 乾隆四年(1739),泉州人林耳順等人開墾三角店、田寮等地。 乾隆五十一年(1786),中港社土著移入番社庄(今中港里), 人口逐漸增加,後形成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