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萣」地名來由有幾種說法: 一說是源於平埔族語 , 此地古昔原為平埔族聚居之地,「茄萣」

地名係由平埔族語 Catia 音譯而來。 另一說是源於植物名:  臺灣通史虞衡志:「茄萣:生海濱,

本可為薪。皮色赭,以染網。安邑有茄萣莊。」


茄萣樹原稱為茄藤仔,亦稱海茄苳,為紅樹林(Mangrove)之一種。紅樹林為一種被子植物,

常分布於熱帶或亞熱帶地區風浪平靜之海岸,而鹹水、淡水交會且泥砂淤積之處尤為多見。

臺灣北岸、西岸的河口附近及瀉湖海岸多有生長。

又根據「薛氏族譜」記載: 薛氏開臺始祖薛玉進(玉晉),福建長泰縣山重村人 。

約在康熙元年時移居臺灣安平,康熙四年病逝於該地。翌年,薛氏之妻林氏攜二子遷居今茄萣之地,

漁耕為生, 並以薛氏在長泰山重的祖業田「茄埕」命名所居之地,以示不忘祖業。

至今長泰縣山重村之「茄埕田」猶在,且有「頂茄埕」與「下茄埕」之分。

明神宗萬曆三十年(1602),陳第與沈有容至東番(臺灣)剿倭,歸後寫就千餘字的東番記。

東番記云:「東番夷人不知所自始,居澎湖外洋海島中,起魍港、加老灣、歷大員、堯海、打狗嶼、

小淡水皆其居也。」 


按堯港內海位於茄萣之東方至東南方,現之興達港即為古堯港內海殘存部份。

古堯港港口(進出堯港內海之潮流口)位於今下茄萣與崎漏之間。


堯港之名出現在距今三百八十餘年前的古文獻中,顯知本區之地早為人知,並早有人居住。

荷蘭人據臺初期的1624-25年間,所測繪的「澎胡島至大員島、魍港、堯港等地之海圖」,

該圖中的漁夫灣(Vissers baojj)即堯港 ,漁夫角(de Vissers Caep)即今頂茄萣至下茄萣一帶。

由此可知此時本區之地已有漁民聚居。


頂茄萣與下茄萣原先可能係各位於一沙洲上,此由嘉福里南側之稱為「港口仔」可為證明。

清雍正九年(1731)台灣,鳳山二縣調整行政疆域,本區的白砂崙(時稱鯤身頭)及頂茄萣、下茄萣

(時合稱茄籐仔)由原屬的台灣縣劃歸鳳山縣。



乾隆二十四年(1759)因新開港之疏濬,發生兩縣爭界糾紛。 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兩縣縣令

會勘後,商定仍歸台灣縣管轄,並經鳳山縣立界碑定界。原界碑確認極具保存價值,被萬福宮視

為地方珍貴文化資產,移至廟埕善加保存。

頂茄萣賜福宮創建淵源,朔自乾隆二十三年(1758),先人自大陸遷台,恭請聖母,隨祀墾居於此,

聚落分「頂」、「下」茄萣,共同奉祀,而信眾日多,經兩部耆老議決分靈,另則今址恭請聖母。

頂茄萣與下茄萣聚落貫連一氣,形成商業服務業活動最繁盛,人口最多的地區。



里內有茄萣警察分駐所及茄萣區戶政事務所。

街道旁也保存著數棟的日治時期街屋建築……

薛家街屋看來像是一間日治時期的私人診所?


下茄萣庄則於 乾隆四十二年(1777)另建金鑾宮於其今址。

頂茄萣境內居民以吳姓、鄭姓最多。

下茄萣境內居民中則以薛姓約佔總人數的百分之四十。



 

茄萣南北狹長約六公里,由北往南分為白沙崙、頂茄萣、下茄萣、崎漏(塭寮)四大聚落,

境內幾乎每處都與海洋及潟湖內海近在咫尺,

由潟湖興築起來的興達港是優良漁港,與永安的興達火力發電廠隔港嘴深情相望,




乾隆十三年(1748)九房祖邱相順公由福建漳洲府海登縣第三都永泰郡申興里鄭敦社新鞍庄

迎請謝府元帥(大使爺公)神像遠渡重洋,托神庇護安抵台灣,於今崎漏(溫寮)定居,以捕魚、蝦、

更塭為生,光緒三年(1878)由董事方有才、總理邱文略等發起籌建正順廟,主祀大使爺公。

 



崎漏村位於茄萣的最南端,為一漁村型態的村里,舊名「溫寮」。

早期是竹滬鹽灘的所在地,居民大都以捕魚為業,盛產烏魚。

崎漏村境內居民中邱姓約佔總人數的百分之六十, 第二大姓為曾姓,約佔百分之十。

邱姓和曾姓祖籍皆為漳州府海澄縣,原居台南縣佳里鎮,之後遷移本庄。

堤岸邊荒棄的古厝,

在暮色中仍隱約可見其華麗之處 ……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