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內位於高雄西北部,北以二層行溪與臺南灣裡及仁德為界,西鄰茄萣,東、南兩面則與路竹接壤。
湖內雖地近臺南市,但荷蘭時期是否有漢人入墾定居,因文獻無徵,難以確定。
明鄭入臺以後,漢人拓墾的腳步逐漸向南越過二層行溪,本地乃成為當時的重要開墾地區之一,
首先有鄭氏軍中的一名王姓參軍,屯墾於本地東南境,名之為參軍庄。
後以墾民日多,圍仔內、湖內等處也已陸續成庄,鄉境乃分別被編設為文賢及長治兩里,
文賢里在西北,以圍仔內庄為中心:長治里在東南,湖內庄、參軍庄一帶屬之,兩里同隸
屬萬年縣管轄。
康熙二十二年(1683),臺灣入清朝版圖,翌年4月,設官分治,置一府三縣,
其中臺灣、鳳山兩縣大致以二層行溪為界,本地恰位於臺鳳兩縣交界,因此西北的文賢里歸臺灣縣轄,
東南部的長治里則隸屬鳳山縣管轄。
雍正九年(1731)重新調整臺鳳兩縣的疆域,以二層行溪為界,遂將文賢里的溪南部分併入鳳山縣。
至此以後直至清末,地方行政界線未曾改易。
乙未割臺以後,初隸臺南民政支部。明治二十九年3月改隸臺南縣鳳山支廳,
明治三十年4月改為鳳山縣大湖辦務署轄,明治三十一年2月廢鳳山縣,併入臺南縣,
明治三十四年10月廢縣設廳,再度改屬於鳳山廳阿公店支廳。
明治四十二年(1909)12月,臺灣第五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第7度調整地方行政區域,
本地在當時為臺南廳阿公店支廳轄下的圍仔內區和大湖區,其中文賢里,則併入茄萣仔庄
(包括白砂崙、頂、下加冬等三部落),區長役場設於文賢里圍仔內庄;
大湖區的轄內則為原來的長治二圖里,區長役場設於長治二圖里大湖庄。
大正九年(1920)再度調整行政區域,里全部廢除,改廳為州,支廳為郡市,區則改為庄,
並且大幅更改臺灣的舊地名,是時本鄉屬高雄州岡山郡,鄉內原設的圍仔內和大湖兩區,則合併成一庄,
庄名以兩區區名各取一字,合為「湖內庄」。
文賢村位處湖內西南側,西與茄萣、南與路竹為界,北與海埔村、葉厝村、逸賢村相鄰,
早期與本地海埔村、海山村通稱為海埔三村 ,自成一生活圈,學童於海埔國小就學。
當地居民約有百分之九十之為劉姓,大多數有著相同之血脈關係,
來台始祖劉二正(諱矩方),原籍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十九都積善里白崑陽堡充龍社。
1664年偕妻林氏自福建遷來台灣,生有三子,長燦、次蔭生敬卿,徙尖山為茄苳坑、赤崁開基祖。
三愛生乞,徙海埔為開基祖。燦公守祖居文賢村,為文賢開基祖。
話說劉乞號克端,即為劉家村劉姓的開基祖先……
聚落入口處的海埔基督教會 ,保有一股特殊的風格 ;
應可算是歷史建築 ……
村落中的劉家古厝內埕已較外側道路低陷, 可能與地層下陷有所關連 …..
聚落中多數古厝已改建成樓房,
未改建維持原貌的古厝反而顯得有些孤立。
據說這也是保正的居所…….
巷弄中有一擁有巴洛克風格泥塑山牆的街屋– ,
可能是聚落中早期的雜貨店 …..
目前看來, 反倒是村落中的醒目地標。
從門聯上看來, 該商店原名稱應為—義成商店 ;
山牆上的姓氏雖已剝落, 可想而知, 在這一個以劉為單姓的村落之中,
遺落的想必也是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