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蘭便道初為先民走出之步道,光緒11年 (1885) 劉銘傳予以擴建,自台北府城南下,
經景尾、深坑、石碇、坪林尾、 石槽、倒吊子、四堵,越湖底嶺,經猴洞坑、十一股溪、
得子口溪而至宜蘭。
日治後擴建為車道,但越嶺後北走金面山、出二城到宜蘭,而成今之北宜公路;
一百多年前的北宜古道被公路切割成數段,大部份的路段已消失;
其中保存最完整的就是從石牌至礁溪的跑馬古道了。
跑馬古道位於宜蘭礁溪,為淡蘭之間往來的古道之一。
所謂「淡蘭古道」, 是早期淡水廳(台北一帶)到噶瑪蘭(蘭陽地區)之間往來的道路。
當時淡蘭之間主要的道路有二,一是循基隆河而上,從錫口(松山)、水返腳(汐止) 、
八堵、 暖暖、柑仔瀨(瑞芳) 、猴硐,經三貂嶺至頂雙溪(雙溪) 、槓仔寮(貢寮),
然後翻越草嶺,經大里、頭圍(頭城)、礁溪,至噶瑪蘭(宜蘭)。
另一條道路則是循著新店溪、景美溪,由深坑、石碇而至坪林尾(坪林),
然後經湖桶、石牌,而至礁溪、宜蘭。
就道路的位置而言,前者可稱之為「淡蘭古道北線」,後者為「淡蘭古道南線」)。
淡蘭古道的北線正式形成於嘉慶年間。
嘉慶元年(1796),吳沙率眾入墾噶瑪蘭(舊稱蛤仔難), 在頭圍建立據點,為漢人拓墾宜蘭的開始。
嘉慶十二年(1807),楊廷理開闢淡蘭之間的道路, 自暖暖、四腳亭,越過三貂嶺,經頂雙溪、草嶺等地而進入宜蘭。
嘉慶十七年(1812),噶瑪蘭正式設廳, 淡蘭之間的交通日趨頻繁,艋舺、錫口、水返腳、暖暖、柑仔瀨、燦光寮、
三貂嶺都設舖, 以傳送公文郵件,
「淡蘭古道北線」成為淡蘭往來的主要官道。
淡蘭古道南線的年代則較略晚於北線,
大約在清咸豐、同治年間,隨著移民向深坑、石碇、 坪林拓墾而逐漸形成的。
大約在道光年間(1821-1851年),就有泉州人從艋舺搭乘木筏沿新店溪、 景美溪上行,至石碇一帶開墾。
後來,1860年左右,安溪人陳合興墾號進入坪林開墾,部份村民則繼續深入往坪林東南山區,
經湖桶村,越過梳粧樓山、鴛嘴嶺,至石牌,走往礁溪、宜蘭, 而形成了早期的「淡蘭古道南線」。
這條路線又可稱之為「北宜古道」。
跑馬古道屬於淡蘭古道南線的其中一段,位於石牌、礁溪之間。
也曾是日本陸軍戰馬馳騁的道路……..
(部分資料引用自 : TONY 的人文旅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