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糖廠創建於西元1901年的日治時期,距今已有百年的歷史,

原名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橋仔頭第一工廠,光復後改名臺糖公司高雄廠,

是台灣第一間新式機械的製糖工廠,

有著仿巴洛克式的熱帶殖民樣式建築及等身觀音銅像等十九處的古蹟,

是台灣早期製糖的重要據點工廠之一。



 橋頭糖廠早在清朝,橋頭就是生產蔗糖的重鎮,

但當時台灣製糖業都還是用舊式的糖廠,多在採收後的甘蔗田以茅草搭起糖廓。

糖廓內是以牛做為動力、靠人力將甘蔗放入牛拉動的製糖石車榨出甘庶汁,

之後再以大鍋熬製成蔗糖。










1901年日人在橋頭設立的橋仔頭糖廠,取代糖廓大幅提高糖的產量。

後來,橋仔頭第二糖廠、後壁林糖廠和旗尾糖廠也相繼在高雄市設立。

橋頭糖廠、橋仔頭糖廠,舊稱橋仔頭製糖所,

為台灣第一座現代化製糖廠。

原隸屬於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現為高雄市定第三級古蹟。







 

製糖工廠由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倡議,並由三井財團等業者籌備,

推舉鈴木藤三郎為社長,1900年(明治33年)底勘察、擇址

歷經初建(19011904)、擴建(19051911)、完備(19111945)等三個階段。







第一工場成立於1902年,為臺灣,每日壓搾甘蔗量1000公噸;

第二工場成立於1908年,每日壓搾甘蔗量1000公噸。

第一、二工場於1958年合併。

橋頭糖廠與小港糖廠於196671日合併,更名為高雄總廠。





高雄總廠於1975年更名為高雄糖廠。高雄糖廠製糖工場於199928日停止製糖,

改制為高雄廠

2006年台糖公司將工廠區及辦公區規劃為糖業博物館。


20029月經高雄縣政府公告為縣定古蹟,

至今製糖廠、日式木屋、防空洞、紅磚水塔等昔日古物保存完好。

糖廠也轉型成為休閒觀光產業,目前廠區已整建為台灣糖業博物館,

並進駐一批藝術工作者,作品與糖廠景物融為一體。

 



 

 

台灣糖業博物館由台灣糖業公司高雄區處經營管理,

高雄區處轄區包括原旗山糖廠、高雄營運處等區域。

現時橋仔頭糖廠分為兩個廠區,一為原製糖工廠行政區,現已整建為台灣糖業博物館,

另一部份為冰品休憩區與藝術創作區。

糖廠假日亦有行駛觀光五分仔車─橋頭線,

終點為高雄花卉農園中心。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