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於基隆東岸舊名為沙灣的「沙灣歷史文化園區」,

基隆港具標誌性的貨櫃與橋式起重機在身後映現,

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如今腳踏著的堅實水泥底下,

曾經是一片柔軟的沙灘。

大沙灣地區最早的歷史可追溯至4,000年前,

考古團隊曾在地表下挖掘出新石器時代訊塘埔文化的

繩紋陶片。

附近一座看似不起眼小土牆,則是經歷1884年清法戰爭的

「大沙灣石圍遺構」,遺構包含土圍及土壘兩部分,在戰爭時

擔負起保護砲台的工作。

在石圍遺構的一旁,有座建立於1885年的「清法戰爭紀念園區」,

園區裡的古墓埋葬了百年前在無情戰火中犧牲,無法返家的法國士兵。

日治時期休閒遊憩風氣漸興,日本人在沙灘上開闢了台灣第一座

海水浴場「大沙灣海水浴場」。

隨著滄海桑田,沙灘、戲水的人潮雖已不復在,

但與沙灘毗鄰的兩幢日式建築古蹟「基隆要塞司令官邸」與

「基隆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繼續遙望著美麗的海景,

記憶著基隆曾為軍事要塞的過往,

2020年修復完成後開放民眾參觀。

為了防禦所需,在清法戰爭之前,建有一處大沙灣砲台,

此砲臺的設置可以追溯至清道光二十年(1840)以前。

大沙灣砲臺為設於沿岸平坦地形的平面型砲臺,

易受潮汐侵蝕牆基,故須石圍防潮之用。

且因砲址明顯,砲臺石牆容易遭受砲擊,故需要修築石圍,

以為防禦砲臺之用。同時為彌補大沙灣主戰砲臺的近攻不易

的闕失,於石圍間另築有可供兵勇駐守,安置輕砲的土壘,

簡易型砲臺,以資協防砲臺之用。

因此現存大沙灣石圍遺構,

包括土圍及土壘兩個部份。

極似土圍、土壘的大沙灣遺構,並非臨時的軍事工程,

而是因應平面型砲臺型制需求而規劃,

清法戰爭後,劉銘傳相形度勢,於旭丘及二沙灣與大沙灣

之間的山區,改築高地砲臺。由於該型製砲臺具有天然掩蔽

以避砲擊,因此受創的大沙灣土圍、土壘,已失軍事防禦

之必要性,遂無意修復,乃至荒廢。

清法戰爭是基隆歷史上重要的一場戰役,

而在大沙灣就有一處法國公墓,

日治時期,法國政府委託日本政府興建的石穴及墓碑,

為紀念當時犧牲的法國軍人。

共有7座石墓、2座紀念碑跟1座記事碑。

基隆中正區安瀾橋一帶,過去被稱作大沙灣,

曾有全台第一座大沙灣海水浴場,當時有兩處海景第一排建築,

一處是舊市長官邸,另一處則是要塞司令部校官眷舍。

校官眷舍本來有兩棟日治建築,因為久未維護,

一棟已毀壞不堪,所以只留下地基,復原整修另一棟,

同時將原有的倉庫建築改建成廁所,

2020開放參觀後,成了人氣旅遊景點。

日治時期,曾設立基隆要塞司令部進行管轄,

位於法國公墓對面山坡上的日式宿舍,

最初為商人流水伊之助宅邸,其自日治時期1921年於基隆

經營公共馬車業務,後改制為流水巴士、基隆乘合自動車

株式會社,即現在基隆市公車的前身;

之後,選定流水會社所在、昔日之孤拔濱地區興建自宅,

在昭和六年(1931)落成。

日治時期的基隆要塞司令官舍,是「基隆要塞司令部」

於1903年成立後,將官舍設在義重橋街,沿用了原本的

築城支部長宿舍,並曾在1905年改建。

之後,基隆要塞司令官舍為配合基隆港挖浚、填海造陸

及市區改正工程,因此遷至南側的玉田街的高地(因此又稱

少將嶺),新的官舍在1913年1月落成;

舊的司令官舍則改作「基隆俱樂部」,

一旁另有興建基隆公會堂。

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少將嶺的基隆要塞司令官舍

因空襲轟炸造成局部損毀,但在修建後仍可使用,

基隆市政府在1946年曾有意將此處改作市參議會所在,

但在國民政府接管後則將司令官邸遷至

前述流水伊之助的社宅現址。

基隆要塞於1957年裁撤,而戰後最後一任司令仍居住於此,

而後分租給李濟捷一家。

李家於1980年代初頂下此建築,並因國防部來文擬拆除而在

1998年遷出;因基隆在地的文史工作者及時搶救,拆除工作

無疾而終,使建築得以倖存至今。

綜觀周圍環境,大沙灣石圍因北側臨海,南側環山,

使得本地區成為北臺灣海防的重要地帶,

周圍的文化資產,如國定古蹟二沙灣砲台(海門天險)、

市定古蹟清法戰爭紀念園區、基隆要塞司令官邸、要塞司令部

校官眷舍等,以及歷史建築民族英雄紀念碑等,

整體環境承載了諸多的記憶……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