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為磚木造建築,一樓為紅磚建築,二樓為木造結構,
其樑柱與屋架結構以臺灣檜木興建。鐵道部的建築為英國維多利亞式的風格。
部內保存由鐵道工場原址改建的大禮堂、玄關等空間,及清代第一代臺北車站
與機器局遺留下來的構件。
鐵道部廳舍坐落在街角,是一座下磚上木的半木構造建築物,
木材大多為阿里山檜木,其正面類似安妮女王復興樣式
(Queen Anne Revival),正門朝向東南,與北門遙遙相對,
面對著從臺北站而來,
而且在此地大轉彎向南的縱貫線鐵路。廳舍正面以兩座
高聳塔樓塑造入口意象,大門順著街廓轉角設計為圓弧形,並以古典柱式
豐富視覺,沿街面留設了寬度兩公尺以上的陽臺,可避免直接日晒,
每間辦公室均有門通往陽臺,
可提供職員們較舒適的辦公環境;
二樓陽臺的雙柱柱列更是視覺焦點。高聳的屋頂鋪設石板瓦,
還另外設置了大型的老虎窗,凸顯建物的雄偉。
因為預算有限,鐵道部廳舍大多數空間是樸實無華的,
然而設計者森山松之助重點式的在正面中軸線上,包含一樓
門廳、主梯間、二樓會議室及部長辦公室等空間的天花板、
柱頭與壁面上,設計了精緻的灰泥與石膏裝飾,足堪與總督官邸
(今國定古蹟臺北賓館)媲美。
除了新廳舍以外,鐵道部基地內也陸續興建了十餘座的辦公廳舍,形成南
側辦公區、北側工場區的空間配置。1934年西側與北側的鐵道工廠遷移到松山
(今日的國定古蹟臺北機廠)後,北側再改為辦公區、西側是宿舍區,
一直持續到二戰後臺灣鐵路管理。
自臺北府城落成迄今130多年,臺北從傳統的城牆都市轉變為現代大都會,
城市的面貌一直在改變。尤其是北城牆一帶,即今日臺北車站到北門的區域,
其地景不斷劇烈變化的最關鍵因素,正是鐵路與交通。
1908年4月縱貫鐵路全線通車營運,鐵道部業務激增,鐵道工場因不敷使用
而大幅擴張,老舊的前清衙門更顯得空間局促,遂有新建鐵道部廳舍之議。
新廳舍由著名建築家森山松之助設計,於1918年動工,
工程分兩期,第一期的正面及北翼工程由高石組承攬,於1919年3月31日完工,
面積358餘坪,耗資238,000圓,同年5月28日鐵道部下的各
單位即已遷入新廳舍辦公;
第二期的南翼工程由住吉組承攬,於1920年1月31日竣工,
面積215餘坪,耗資139,000圓。
1885年臺灣巡撫劉銘傳聘請英國與德國顧問,於淡水河碼頭內建造機器局,
組裝槍砲彈藥及鑄造貨幣,內有鎔鐵所、鍛工場等。
1895年日本軍方接收機器局,改為臺北兵器修理所,製造並修理陸軍所管兵器,
可製造彈丸、信管、小銃丸及藥筴、船舶、鐵道鐵橋等,
之後改稱為臺灣砲兵工廠,1900年由陸軍省移交鐵道部,同年改為臺北工場。
1908年臺灣西部縱貫鐵路開通,鐵路交通運量與車輛維修需求大增,
1909年臺北工場向東擴張,新建車輛修理工場、塗工場。
1915年起拆除基地南邊原有建物,1918年新建鐵道部廳舍,與臺北工場並存,
成為南廳舍、北工廠配置,
直到1934年臺北工場搬遷至松山(今國定古蹟臺北機廠)為止,
街廓內原有將近四十棟建物,歷經2005年興建捷運以及2013古蹟修復拆除不保存者,
目前尚餘十棟,其中包含八處法定文化資產。
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包含廳舍、八角樓男廁、戰時指揮中心、
工務室、電源室、食堂之6座建物,其所在街廓內現況各建築物為1919年
至1943年代間逐步建造形成。
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簡稱鐵道部)
是日治時期的官營鐵路專責機構,
隸屬於臺灣總督府轄下,為現今臺灣鐵路管理局的前身。
其辦公廳舍位於臺北府城北門旁,
目前列為國定古蹟保護,
並做為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