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里,舊稱蕭壠,以前是西拉雅平埔族蕭壠社大本營。

有街市的最早發展記錄在《續修台灣府志》,清康熙年間,是濱海民番

貿易之處,到了清雍正年間(1723~1735)越來越繁榮,且因其地理

位置東通麻豆、南接西港、北達佳里興、漚汪,地位日益重要。

因昔為平埔族大本營之故,佳里老街最早保留漢番交易的型態,

後來隨著漢化加上蕭壠社遷移,這一整條街也就演變成為漢人交易的街市,

清朝以前是傳統閩式街屋,日治之後,才改建成街屋今貌。

佳里老街,位於現今中山路,從金唐殿前聚集成市,

一路朝北到北門農工、中山公園,綿延大約3公里長,

是典型的一字街,當地亦有「蕭壠長麻豆闊」俗諺流傳;

意思是說麻豆街為十字型市街,而佳里則是細長型。

從金唐殿前往左右兩邊開展的中山路段,

自早期至今一直都是佳里的經濟動脈,商家雲集。

日治時期大正年間,受到外來建築風格影響,兩旁商家競相改建,

出現許多具有巴洛克風格的店面建築,

以及週邊的日治時期街屋。

2000年一場火災,金唐殿正對面的老街屋整排遭燒光,

僅剩金唐殿兩側的零星街屋,猶然保存零星幾棟外觀依然保存完

整的巴洛克老屋,但多數均已是新建的樓房,古味盡失,

不若新化老街大規模保存老街舊有風貌。

桔井中藥行是佳里老街歷史最優久的店,

店舖山牆裝飾藝術,同時也是佳里老街

老建築群中最精巧、繁複的一棟……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