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10月1日,台灣的行政區劃改為州廳制,原嘉義街與山仔頂庄、
盧厝庄、紅毛埤庄、臺斗坑庄、後湖庄、埤仔頭庄、北社尾庄、竹圍仔庄、
車店庄、下路頭庄、竹仔腳庄、大溪厝庄、柴頭港庄、港仔坪庄、劉厝庄
合併為「嘉義街」,並將街庄改為大字嘉義、山子頂、埤子頭、下路頭、
盧厝、紅毛埤、車店、北社尾、臺斗坑、竹圍子、竹子腳、後湖、大溪厝、
柴頭港、港子坪、劉厝等16個大字,
而嘉義大字下又分成「東門內」、「東門外」、「西門內」、「西門外」、
「南門內」、「南門外」、「北門內」、「北門外」、「大街」、「內教場」、
「總爺」等11個小字,主要是沿用清代時的地名而來。
1930年1月20日,嘉義街實施市制,成為嘉義市迄今。
嘉義市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街道,可追溯1704年建城之初,在諸羅城內
連接東西南北四座城門所形成的兩條街道。在康熙年間的諸羅縣志圖中,
可見連接城門的這兩條街道旁,有連續緊密的街屋排列,街道交會處
可見「十字街」地名,約位於今日公明路與吳鳳北路交叉路口。
根據石萬壽教授所著《嘉義市史蹟專輯》一書中對於清代城內市街
發展過程的描述,諸羅城從康熙建城到乾隆年間的市街發展,主要從
城門的內外,發展出內街、外街的系統,特別是在西門外已延伸至
今日的國華街,可見當時西門外市街發展的熱絡。
同治年間,城內的街道系統更明顯成長,
迄至光緒末年,城內出現各種群聚特定行業的街道,
如米街、打鐵街、戲館巷、五皂館巷、總爺街…等,
從這些「街道名稱」,展現出當時城市街道
生活的豐富樣貌。
進入日治時期之後,遭逢1906年的梅仔坑地震,
巨大天災之後立即啟動的市區改正計畫,讓原本嘉義城的街道
更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市區改正的新秩序主導了城市街道的發展模式,
舊城紋理隱沒於街廓之中。街道上的新建築,展示著
西洋歷史式樣的立面,加上日漸普及的木造建築,
皆成為建構嘉義街景新貌的重要元素。
而隨著市區改正開闢,
那連接車站、噴水、市役所、嘉義公園
與神社的「大通」(今中山路),則正式成為新時代嘉義
最繁華的街道。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嘉義市的部份街道,
為配合當時政府促進城市觀光發展的政策,基於美化與消費
需求,針對可提供消費者逛街時遮陽避雨的「亭仔腳」設計,
特別劃設部份街道進行設置推動。
時至今日,若在嘉義市的公明路、光華路仔細觀察老街屋
的騎樓,亦不難發現那風格別緻的騎樓柱,仍留存了
當時嘉義市街上的遊逛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