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水源地源於日治時期,範圍包括臺中棒球場、臺中體育場、
忠烈祠、孔廟、臺灣體院、自來水公司等地,日治時期陸續興建
運動場、游泳池、棒球場、放送局等設施,並設置水源地公園、
第二代臺中神社。
戰後,水源地被軍方、省府等許多單位佔用。
清時,東勢子庄位處台灣省城外東北側,亦即大墩台中街以東,因而得名,
至今約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早期聚落相當大,範圍約在現今三民路以東、精武路以北、旱溪西岸以西、
興進園道以南,今日孔廟、忠烈祠、救國團、雙十國中、台體大、放送局、
自來水公司、台中一中及鄰近商圈都是東勢子舊庄的範圍。
台中城區早期以井水及溪水為主要的生活水源,
日人治台之初,完成台中市區新設上水下水計畫,看中地下水位高、
水源豐沛的東勢子庄一帶,規劃為「水源地」,在區內建置唧水井、
水質處理場、水質檢驗所、上下水塔等供水設施,作為台中市的
主要水源,改善了用水品質及衛生條件,
台中城區自此進入現代化供水的時代。
「水源地」範圍內除了自來水廠之外,
日人也同時闢建了游泳池、體育場、野球場等運動設施,
並將神社遷建至北側,即今日的忠烈祠、孔廟、雙十國中、
救國團範圍,全區稱為「水源地公園」,
是台中市民眾重要的運動休閒園區。
除了公共設施外,這裡仍保有許多聚落民宅,
加上戰後大量的軍眷遷居至此,讓原本錯落的聚落添增
更為密集繁雜的眷村氣息。
區內各式民宅有機的錯落分布,房舍之間夾著大樹,空曠處則為
菜園、花園及寬廣的草坪,而羊腸小徑阡陌交錯,部分巷弄過於狹小,
消防車輛難以進入,因而家戶門前都配掛著滅火器,
形成有趣的特殊景觀。
聚落內常可見參天的樹冠壟罩各個角落,行經窄巷,
過彎後忽見老榕氣根盤據紅磚破屋,再一轉彎,又見一老樹斜
出粗碩的分幹成一拱門,遮蔭著一座小小的土地公廟,
趣味橫生。
昔日社區附近有多處軍營,加上戰後大量軍眷遷居於此,
在空地、水道及公有地上自力興建眷宅,
帶進了濃濃的眷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