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厭亭位於臺102線公路上雙溪與九份交界處附近,
為前雙溪區鄉長簡華祥先生所命名,
取自李白詩句「相看兩不厭」,
因其一面眺望雙溪區全鄉風景,另一面則可遠眺瑞芳,
天氣好時甚至還可以看到遠方湛藍的海水,
特定時候甚至還能看得到雲海,
景觀佳好,不負「不厭亭」之名。
雙溪地靈人傑,有一座貌似刀柄相連刀鋒的山,當地人稱為「菜刀崙」;
若往遠方仔細看,在雙溪國小附近還有一座蝙蝠山,狀似蝙蝠展翅;
另有著名八景之一「貂山春色」的三貂嶺,也在稍遠的地方佇立著;
再往遠一點還可看到基隆方向山稜上有座小涼亭,
那就是有名的大肚美人山,
有趣的是,這裡又剛好是102線雙溪段的終點,
再走幾步就是九份地界;
所有這些絕佳的景色可只有不厭亭才看得到。
位於新北瑞雙公路上的知名景點「不厭亭」,在眾多的層山疊嶂,
中間有一條蜿蜒漫長的公路,顯得格外突兀,
因此不厭亭又被網名們稱為「寂寞公路」。
不過「寂寞公路」一點也不孤單,
因為每到假日就會有爆滿的人潮前來拍照打卡,
記錄著難得的特殊景色……….
三貂嶺是昔日淡蘭官道必經之地,金字碑古道歷史遺跡豐富,
猴硐段有同治六年(1867)金字碑、咸豐元年(1851)奉憲示禁碑、
越嶺鞍部有土地公廟;
牡丹段則有土地公廟及同治九年(1870)有應媽廟。行走其間,
很能感受到二百年歷史淡蘭古道的魅力。
古道最高點處位於兩山間的鞍部,有一涼亭及簡樸的土地公廟,
類似草嶺古道的啞口,但腹地十分峽小。這裡是九份、牡丹、侯硐的交界,
涼亭前廣場有一古樸直立石碑, 為「奉憲示禁碑」,
其年代較金字碑更為久遠,立於清咸豐元年(1851)。
由於年代久遠,石碑字跡已斑駁難辨,
僅可看出起首處「署台灣北路淡水總捕府」及末尾「咸豐元年五月」等字,
涼亭旁草叢堆處有一座旗台殘跡,都顯示這條冷清的古道
曾是舊時台北宜蘭之間往返的要道。
從探幽亭回望侯硐,則瑞芳、九份一帶山稜清晰可見,
甚至遠及東北海岸深澳漁港、基隆嶼等地,
觸目而望,景緻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