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8068.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汐止舊名,在清臺灣方志上,是稱為「水返腳」或「水轉腳」;

(《淡水廳志》、《噶瑪蘭廳志》…等是記為「水返腳」),

(《福建通志臺灣府》、《噶瑪蘭志略》…等是稱為「水轉腳」),

但於臺灣話兩者意思皆通,所以清朝時是通用或混用。

DSC_8061.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DSC_8062.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DSC_8063.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而以臺語發音來講,理應是「水轉跤」為正確字,但民間積非成是,

所以後來無論官方民間,都改為通用寫成「水返腳」。

DSC_8070.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P8125966.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P8125967.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P8125968.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P8125969.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民間流傳「水返腳」或「水轉腳」地名源起,

乃因為基隆河受海水潮汐影響,漲潮至此,故稱之。

然而,基隆河雖是感潮河川,海水對於基隆河的影響大約只到圓山一帶,

並不會真正的漲至汐止。但是河川受潮汐影響,會有水位及流速的周期性變化,

若是大潮又逢河川水量大增,極易造成洪患。

P8125980.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P8125981.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P8125982.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P8125983.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P8125985.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清姚瑩〈臺北道里記〉一文則寫說:

「水返腳者,臺境北路至此而盡。山海折轉而東,出臺灣山後,故名。」

P8125978.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P8125979.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P8125984.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日治時期取地名原義,

日本人雅化改地名「汐止」,並沿用至今。

 汐止國小前身為「基隆國語傳習所水返腳分教場」,

直至分教場獨立才改稱為「水返腳公學校」

時為明治卅一年。

DSC_8060.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DSC_8064.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DSC_8065.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DSC_8068.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DSC_8069.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初創的「水返腳公學校」,租借民房教室,

學區除了水返腳街外,

也跨越鄰近的十個莊區,惟當時就讀的學生僅卅六名。

P8125964.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P8125965.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P8125970.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P8125971.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隔年,校舍新建,地址為現在農會倉庫 (位於和平街)。

學生人數始增至六十三名,

而後逐年再增加,校舍續增建。

大正九年(1920),水返腳正式更名為「汐止」,

學校也改稱為「汐止公學校」在下街尾新築校舍,

即為今日之校址。

DSC_8064.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DSC_8065.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DSC_8069.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DSC_8070.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但由於教室仍感不足,舊校舍提供給低年級使用,

新校舍則由高年級上課使用。

DSC_8066.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DSC_8067.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公學校亦曾設有二年制高等科班,招收學校及鄰近學校畢業生繼續深造。

「汐止公學校」成為北部地區的教育重鎮。由於教育逐漸普遍,

也迅速帶動了地方上的進步與繁榮。

P8125972.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P8125973.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P8125974.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P8125975.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P8125976.JPG - 原  水返腳公學校遺址

今日在和平街仍保有原水返腳公學校

當時的遺址。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