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區早期為平埔族帕瀑拉水裡社社址,取其譯因稱為茄投;
另有一說指此地早期舊稱「龍目井」,因在龍泉里附近一帶,村中有一古井,
狀似龍目吐珠,常年湧泉,味甘可口,為一勝景,
大正九年(1920)據此名勝而改稱為「龍井」沿用至今。
清朝雍正年間,初有林、戴、石三姓墾戶,向平埔族地拓墾於笳投一帶,
當時尚屬未闢荒埔,直到漢人大量移民至此,耕地漸開而形成海埔厝、
山仔腳及龍目井等聚落。
康熙末年,漢人移民陸續在大肚溪沿岸墾拓荒地。
水裡社社址原在大肚溪出海口附近,
康熙末年已遷至大肚台地的山麓地帶。
到了道光年間,本地區已有三塊厝、田中央、海墘厝、山仔腳、
茄投莊、龍目井、海埔厝、竹坑莊、水裡港、福頭崙、福州厝、
新莊仔、塗葛堀等漢人聚落,
分屬於大肚中堡及大肚下堡。
1901年(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臺改置二十廳,
本地區隸屬於臺中廳下的牛罵頭支廳(大肚中堡龍目井區)
及塗葛堀支廳(大肚下堡塗葛堀區、茄投區)。
1920年(大正九年),臺灣總督府將二十廳改制為五州二廳。
上述三區除了龍目井區的井仔頭莊與茄投區的汴仔頭莊劃至大肚莊外,
其餘編成龍井莊,隸屬於臺中州大甲郡。
竹坑陳德合古厝源自陳五常派,
因此在此周遭的陳姓,推測也都是系出同宗;
該宅位於龍井鄉竹坑村的縱貫公路旁,
門上雕塑有「長庚獻瑞」四大字,
入大門過天井,便到正廳,左右各建有三排之護龍,
第一排最短,第二排稍長,第三排最長,形成美麗的曲折。
目前尚保存有統樓一座,最具特色。
據說該宅之建造年代,約在一百二十餘年前,
原有主人陳永維,與陳望曾進士為結義兄弟。
此宅隱身在一排販厝之後,極為隱密,
所以少被披露……
可說是龍井林家以降,
當地保存最為完善的古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