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171283.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鹿谷開拓始於1741年左右,最初以竹山為南投、台中地區的政治經濟中心,

當時稱為林圮埔(係紀念鄭成功參軍林兒率部隊進入竹山、鹿谷一帶屯墾)

即包括今日鹿谷地區,而歷經屯墾,包括初鄉、新寮、坪仔頂、車輄寮、小半天、

內樹皮地區陸續開拓………

DSC_0552.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日治初期,日本殖民政府設置沙連堡羌仔寮區役場於鹿谷村新寮,

大正元年將區役場移設鹿谷村現址,大正九年改制,將沙連堡羌仔寮區改為鹿谷庄,

取本鄉山岳綿延,溪谷甚多而名之,

此時,鹿谷發展已初具規模。

DSC_0554.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DSC_0556.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DSC_0557.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PA171274.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PA171275.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PA171276.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PA171277.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PA171278.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PA171279.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PA171280.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民國34年台灣光復,國民政府廢州郡改縣市,當時隸屬台中縣竹山區,

民國39年廢區改為南投縣鹿谷鄉,從此鹿谷行政區確立,並沿用至今。

PA171281.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PA171282.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PA171283.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PA171284.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PA171285.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PA171286.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PA171287.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DSC_0558.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DSC_0559.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DSC_0560.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DSC_0561.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DSC_0562.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DSC_0563.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DSC_0564.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明永曆36年(1682),先民從大陸福建渡海遷移至小半天入墾拓荒,

大正12年(1923),小半天居民日漸眾多。

在此240餘年間,居民生活飲用及灌溉之水源,除少數有山泉之外,大都依靠穿莊內唯一的

頭前溪溪水度日,故生活艱困,村婦每天不辭辛勞,除上山下田辛勤工作外,必須利用晨昏

忙碌之暇,到溪邊挑水供全家飲用,整日為「水」而戰,為「水」而忙。

DSC_0565.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DSC_0566.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DSC_0568.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DSC_0569.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DSC_0570.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DSC_0571.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DSC_0572.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DSC_0573.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DSC_0574.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DSC_0575.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DSC_0576.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DSC_0577.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DSC_0578.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村民有感於「國無良田不能富民,無沃土不可以久寓」。

唯山高而水深,地窄且人稠,山林產物為賴荒丘,數畝潦田而已,

百姓何以生存,子孫如何繁衍,每每賭物傷情,腸迴百結。集結村民,

幾經三思商討,登高眺望,親臨踏勘後,共推林約、李陽為代表邱錦岳、

張如初、劉進、林烏棕、林振婦、林朝旺、黃振逢、沈溪為發起人,

PA171288.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PA171289.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PA171290.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PA171291.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PA171292.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PA171293.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PA171294.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PA171295.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PA171296.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PA171297.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PA171299.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PA171298.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羅伏維請負人,林平順為保證人,募款集資後,向日治時期當局請命開鑿,

聘用當時開鑿渠道爆破專長之客家人士,整隊前來進駐,

於大正12年(1923815日開工,彎山越壁,架橋通渠,

千辛萬苦,歷時半年餘,於次年220日竣工,

成此「長源圳」。

PA171300.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PA171301.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PA171302.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PA171303.JPG - 鹿谷  長源圳古道

水圳川流不息,造就小半天千畝良田,解決民生飲水與灌溉,

昔至今日,仍為小半天(竹林、竹豐兩村)最珍貴的資源。

身遊其境,不僅觀賞山川渠圳之秀,更應感念前人勞苦功高,

創業為艱之精神,實為「長源圳」之意義。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