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治末期至日治前期,該地區為一街庄,稱為「三板橋庄」,隸屬於大加蚋堡。
該庄北與中庄仔庄為鄰,東北有一小段與上埤頭庄為鄰,東及東南與大安庄為臨,
南邊為古亭村庄、龍匣口庄,西邊為臺北城內、大稻埕。
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901) 11月,該庄為臺北廳直轄,隸屬於第四區。
明治三十九年(1906)1月,第四區改名「古亭村區」。大正元年(1912)9月,三板橋庄改隸屬「大龍峒區」。
1920年改制為大字,隸屬於臺北州臺北市。
1922年4月町目劃分時,三板橋大字分拆為三橋町、大正町、樺山町、幸町、東門町。
在日治時期,中山區的三條通有許多日式宿舍,寧靜優美的環境吸引了許多名醫聚集,
原佇立於中山分局後巷的三板橋會館,前身正是日本名醫所遺留的豪宅,宅院雖沒落卻不減雍容,
曾在建築設計師的巧思之下改裝為迷人的人文美食會館,以時尚華麗的燈光,
和殖民時期的台北影像裝置重現古典洗鍊的風格。
根據文史工作者凌宗魁與提報獲得的史料,陳茂通宅現址,原是臺北本町棉布商日進商會負責人
小林惣次郎所有,小林氏在1933年底把售予大稻埕乾元行陳茂通(1887~1936),興建獨棟西洋式住宅,
並命名:「紅葉園」,為日治時期臺北三橋町重要地標。
按 : 陳茂通是日本時代著名漢方藥商人,曾任大稻埕知名漢藥乾元行參藥經營代表。
17歲獨立經營海產物商、20歲出資並進入乾元藥行學習。38歲就擔任了乾元藥行代表。
由於他熱心公益與慈善事業,兼任了許多名譽職:臺北市協議會員、本島人藥業組合長、
保正、臺北州稅調查委員、稻江信用組合監事、臺北商業會理事兼會計、東洋醫道會
臺灣支部長等職位。
成立於1896年的乾元參藥行,創始人張清河1917年過世後,由股東陳茂通繼任經營。
陳茂通因熱心公益,捐款賑災或資助社會事業的義舉屢見報導,如1935年墩仔腳大地震即以
個人名義捐輸百圓,再以乾元行名義捐兩百圓,且力勸永樂會成員捐助賑災。
從1917年到1936年,陳茂通執掌乾元藥行將近20年,與長崎泰益號有生意往來,
曾向泰益號直接訂購中藥材,或向中國藥材商訂購貨品後,委託泰益號在日本內地
報關納稅,再轉口運送到臺灣。
昭和7年(1932),小林惣次郎(時任臺北市本町日進商會負責人)將所持有之三橋町
二丁目的兩筆土地分別於1932年及1933年,出售予陳茂通。
1933年,陳茂通在該地建築完成獨棟西洋式住宅,
並將該住宅及其附屬庭園命名為「紅葉園」。
文資委員會勘後表示該建物從設計風格、時代意義和材料結構,確實為1930年代後期
於當時日本與世界潮流的前端,是台灣目前少見的折衷主義或前現代主義的建築,
在九條通之北,或可見證日治時期日本上流社會人士居住社區文化之特色,
建議登錄為歷史建築………..
該住宅及其附屬庭園被被轉售予嚴丙丁(汐止仕紳、益興炭礦株式會社常務董事)。
1973年,該地及其附屬建物再度被轉賣予正大尼龍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作辦公室使用。
之後,該住宅及其附屬庭園曾租予業者開設江浙菜餐廳「三板橋會館聚朋園」。
2014年,永豐餘生技在該住宅及其附屬庭園開設「山海樓台菜餐廳」。
2017年8月22日,餐廳因當地主即將進行都市更新而暫時歇業。
2018年初在臺北市都發局、工務局公園管理處,以及正大尼龍、元大建設協商後,
協議以整棟搬移的方式遷到100公尺外的康樂公園內保存。
目前則仍在協調中,並先將拆解後物件,暫時放在正大尼龍廠房基地。
後續,大概會無疾而終吧……….
位於紅葉園不遠處的隔壁巷弄,
另有一獨棟舊式兩層樓屋舍,曾做為豐興鋼鐵的台北聯絡處,
至於其前身,尚待文史工作者考據。
不過。就周邊都更的情形,
老屋的保存恐怕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