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福佑宮,俗稱「淡水媽祖廟」,與清水巖、龍山寺與鄞山寺合稱為「淡水四大廟」。
清乾隆末年建,當時淡水三邑、同安、安溪、漳州的閩南人與汀州、潮州、嘉應等地的客家移民,
均奉媽祖,共獻銀錢。嘉慶元年(1796)竣工。
淡水是清代移民進入臺北盆地的重要門戶,也是北臺灣貨物集散地,
現今的福佑宮於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集資擴建,直到嘉慶元年(1796)落成,
捐建者以泉州三邑(晉江、惠安、南安)、同安、安溪、永春、永定七縣移民為主,
也有漳州、粵東潮汕或嘉應州的客家人士,
這是因為滬尾港是清嘉慶年間臺北盆地登陸的重要口岸,
所以能匯聚如此多不同本籍出身人士捐獻。
之後成為淡水人的公廟 ………
光緒10年(1884) 中法戰爭,滬尾因地處要衝,為進入的重要港口,
劉銘傳幾經思考,決捨基隆全力守護滬尾,在河口佈水雷、築土堤建礮臺以阻止法國戰艦進港,
戰勝之後,以媽祖曾顯靈助陣,助滬尾軍民擊退法軍。
乃奏請光緒皇帝賜匾,獲頒「翌天昭佑」匾額,至今仍懸掛於廟中。
福佑宮的地理位置坐北朝南,前面緊臨淡水河,遠眺觀音山,後面倚著崎仔頂,
正是所謂「前有水為鏡,後有山為屏」的良好地理形勢。
格局配置為兩殿(正殿、三川殿)兩廊式,在三川殿之後有一亭,
此亭是作為戲亭與拜亭兩種功能,這種格局我們稱為「前殿帶後軒」。
兩殿面寬三間,左右護室新蓋為鐘鼓樓,成為面寬五間。
石雕部分為整座廟宇在裝飾上最為繁複及精采,
福佑宮最具特色的磚雕,是用二塊「尺二磚」所雕的圖案,
兩者的內容圖案反應出當時人們期盼的生活。
在福佑宮前殿虎壁上,嵌著一塊嘉慶元年(1796) 的「望高樓碑誌」石碑,
記載當時在淡水建望高樓的事蹟。早期淡水港有不少船隻出入,天候不好的時候,
為了保護來往船隻安全需要興建導航的燈塔。
此燈塔為臺灣島上有記載最古老的燈塔,位於淡水河口北岸沙崙西北岬,
據傳太平洋戰爭,日本駐軍興建碉堡取用望高樓石材而被毀,
今只遺留望高樓碑在福佑宮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