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屯早期為巴布拉族貓霧拺社聚落,其聚落舊址位於今南屯區西南方的春安里

(即嶺東科大左側的台貿五村)。明鄭時期曾屯田於南屯,但明鄭亡之後即荒廢。

 





 

清治時期,由於貓霧拺居民無力繳交番餉,當時福建副將兼定海總兵張國因曾來台

擔任過北路營參將,看上南屯一帶的肥沃平野,遂在康熙49年(1710)以代繳賦稅為條件,

向居民取得土地開墾權,開墾包括南屯街區一帶的荒野,自立業護戶,設張鎮莊,

是今南屯街區墾闢的濫觴。

張鎮莊卻因生番侵擾,一度遭遣民廢莊。

 







 

康熙末年朱一貴事件弭平,雍正元年(1723)彰化設縣,當時主導討剿朱一貴事宜的

台灣總兵藍廷珍接續張鎮莊舊地申辦墾照藍張興,遂有藍張興莊,南屯街區逐漸繁榮。

 









 

道光年間原地主貓霧拺社遷至埔里,加上現街區位於半線(今彰化市)到葫蘆墩(今豐原區)

路途之中點,使該地區漸成為南屯一帶的中心,因當時此地原有許多製造農具的打鐵店,

其中又以犁頭最為出名,因而地名遂改為犁頭店,稱為犁頭店街

 






 

犁頭店與大里杙(今大里)、葫蘆墩(今豐原),合稱臺中三大聚落,

同屬臺中盆地上開發得最早的區域…………..

  





(顯考諱水養  賴長公之佳城 )

 

文山里位於犁頭店之西,大肚山東南麓,梨頭店即今南屯,為台中市最早發祥地,

清初因產犁頭尖利而成街名,大正九年,因為於大墩(今台中市)之南,遂改名南屯。

文山里係由舊名知高及山仔腳兩莊合併而成。

 




 

文山里與鄰莊之番社腳(現春社里),原為巴布薩平埔族聚居地,

清朝初年為浙江總兵張國率兵驅入東山、現春社里 (舊名番社腳) 尚有番子井、番子墓、

文山里亦有番子埤,據說均為番人遺留物。

此地因番人盤聚較久,漢人移墾較晚,先民均非直接由大陸來此,

而分別從豐原、大雅、西屯及台中縣沿海一帶移來。

 







(顯祖考諱耀坤  林公之佳城)

 

位於南屯區的台中市第廿號公墓,變更台中市都市計畫(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部分)

時被一分為二,其中,1934年建造的「廖煥文墓」被畫進園區預定地,地方爭取保留,

經市府公告為市定古蹟,免於被拆除。

 














(顯祖考  坤厚賴公之佳城)

 

其餘則幾乎已確定須辦理遷葬,

清明過後前往踏查,發現確有幾座具代表的墓園已然遷葬,

漂亮的墓碑亦已被敲去一角,甚為可惜……….

 

 




 

實際踏查,幾座值得保存的墓亦多已遷葬,

其他的,似乎更無保留之餘地了。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