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治時期後,雞籠大部分地區仍為蠻荒之地,直到1723年,來自福建漳州

的移民開始入墾雞籠,並興建崁仔頂街,此乃今日基隆市街創建之始,

之後逐漸有漢人移民移入開墾。



19世紀西方列強東來後,美國海軍調查到雞籠擁有豐富的煤礦層及優良港灣,

建議政府將其佔領,在鴉片戰爭時也有英國軍艦前來叩關;

在英法聯軍之役之後的1863年,雞籠終於隨著台灣開港而開放為貿易港,

而後於1875年正式設治,並改名為基隆。




清光緒十年(1884),中法戰爭台灣戰事(西仔反)爆發,

法國軍隊曾多次攻佔基隆以作為封鎖中國大陸的跳板。



中法戰爭結束後,台灣於1885年建省,由同治中興名將劉銘傳擔任首位巡撫。

當時因淡水港口逐漸淤塞,劉銘傳計畫將港灣形勢優越的基隆作為台灣北部的主要門戶,

並開始著手整頓基隆港,並積極整頓台灣第一座官方煤礦,

但計劃因中日戰爭爆發而未能實行。




日本於1895年開始統治台灣後,日人為將基隆建設為台灣與日本本土的轉運點,

1899年開始到1935年進行了四期的基隆港築港工程,基隆成為一座軍、商、漁三用途的港埠。

由於周邊地區的礦業在日本人的積極開發下逐漸發達,基隆也成為了礦產主要的輸出港口。




港口貿易加上礦業的興盛,使基隆奠定了今日的都市基礎。

1920年,台北州基隆郡設立,並另劃市區部分設置基隆街;

1924年基隆街升格為台北州的州轄市。




1940年,基隆市人口,僅次於台北市、台南市、高雄市,為台灣第四大城,

其中市內就有2.3萬為內地人(日本人)。




日本人實施「市區改正」,大幅重劃市區街廓,並積極整治市內河川。

屬於基隆老屋顏的街屋記憶,

大多在那個時期所留下的………




曾被喻為「基隆銀座」的基隆港東岸哨船頭義重町,

也是商業繁盛的港市商業區。




 

雖然當時以歐洲城市為藍本打造的多數街道建築,已在空襲和戰後發展的改建中消失,

但仍留下若干保存時代風華的痕跡,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義二路上的松元蒲鉾店。



另一座緊鄰的二層樓維多利式紅磚白飾帶建築,高聳的山牆,中間鑲有片假名「キ」,

應是取岸田的首字為記,兩旁有圓拱窗,其上有拱心石,有亭仔腳令行人便利通行。

由於位置顯著,建築搶眼,乃成為義重町的地標。




屋主是廣島縣賀茂郡西志和村人的岸田多一郎,

1897年(明治30年)渡海來台,從基隆上岸後就在「吳服太物商」做生意。

經整修後,

可說是基隆街屋的代表………..

0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