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時期,閩王王審知妃黃厥系惠安後邊村人,閩王對其寵愛有加,
因而特許其按皇宮的規制和外形在家鄉興土木。
從此,「皇宮起」便成為當地建房興宅趨之若騖的模仿樣式,至而向外傳播,
影響了泉州、漳州、廈門等閩南地區以及港澳台東南亞等地區。
「皇宮起」官式大厝有三開間、五開間、帶護厝、突山庭堂,
縱深有二落、三落、五落不等,以庭為組織院落單元,庭、廊、過水貫穿全宅。
規制布局以大門中線為中軸線,兩邊對稱,橫向擴展布局。
其最大特色是穿斗木構架作承重結構,「牆倒屋不倒」。
屋頂造型一般有硬山式頂、懸山式頂、歇山式頂,其中以硬山式居多,
彎曲起翹「燕尾式」屋脊。還有木石雕刻,油漆彩繪。
「皇宮起」官式大厝在繼承中國古典建築精髓的同時,汲取閩南地域文化中的獨特養分,
從而在建築機構、建築裝飾、雕刻題材和用材選擇上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與特長。
石、木、磚雕廣泛應用於脊吻、斗拱、雀替、門窗、屏風、棟樑等構件,基本上達到建築必有圖、
有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藝術境界,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深刻內涵,
形成閩南傳統建築獨特的風格。
據說在唐朝開元年間,
蔡氏兄弟5人在青陽山下的官道上,開設5間飲食店供人休息用。
在當時,因為聲名遠播被譽稱為「青陽蔡,五店市」。
從此之後,「五店市」成為青陽的別稱。
「五店市傳統街區」面積很大,占地120多畝,
區內有由櫛次鱗比的「皇宮起」民居建築所形成的幾條街廓 ……..
穿梭在格局完整保留的巷弄中,近百座閩南風格建築坐落在街巷兩側,
構成一個連續性、多樣性的閩南古建築博物館群。
聚落中偏北一帶為莊姓所聚集,南側則是蔡姓所聚居。
其中較具特色有較為華麗者,通常為華僑出洋經商獲利之餘,
回到原籍耗費巨貲所興建。
建造年代多為民國初年。
其中一間採用了花磚的裝飾,
這種式樣在金門可是很普遍,
在泉州一地反而比較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