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維新開始,日本為免於西方國家的殖民,在軍事、財政上現代化,發展資本主義、推動工業化,
國家文明、文化及智識上進行啟蒙教育,在二十餘年間即完成了大多數的革新,以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速率,
建立了真正現代化的國家。
初期,無論在研究機構的建立或都市設施的設計及建造皆缺乏技術及專門人才,
因此許多留學生被派往國外,學習西方知識,同時許多外藉技術人員、工程師及建築師也被明治政府邀請
至日本參與初期的社會及都市建設工作,
主要有英國建築師T. J. Waters,法國建築師C. de Boinville,義大利建築師 G. V. Cappelleti,
德國建築師H. Ende及W. Bockmann,
其中又以英國建築師康德(Josiah Conder,1852-1920) 扮演的角色最為重要,
康德畢業於倫敦大學,曾在William Burges的事務所工作過,受其指導英國哥德式樣建築的基礎知識,
於 1877年以25歲之齡來到日本,成為第一位東京大學前身,東京帝大的教授,
他引入西方教學系統,教育出第一代(1879) 的日本建築師,其中包括了 :
辰野金吾 ( 1854-1919),片山東熊 ( 1853-1917),曾邇達藏( 1853-1937) 等。
辰野金吾可說是日本近代最重要的建築師,深受英倫建築影響,
當年他所設計的系列 建築中,紅磚、白色系搭飾的「辰野金吾風格」,獨樹一幟。
在京都三條通一帶即有多件其所設計的建築物………
位於三條通及烏丸通交叉點的近代建築,即是辰野金吾所設計的作品。
舊第一銀行京都支店,之後曾做為第一勧業銀行京都支店之用,
目前的外觀是解體復原之後的樣貌,現在則做為瑞穗( みずほ) 銀行京都中央支店之用………
辰野金吾設計的第一銀行京都支店,竣工於明治時代;
在辰野的作品中算是比較早期的。
最初命名為「第一銀行」,之後改成「第一勧業銀行」。
外観和附近的京都文化博物館相同、都是被稱為辰野式,那一類結合赤煉瓦に白色石頭的色帶的設計意匠。
跟京都文化博物館比較起來,呈現諸一種更為沉著穩重的氛圍。
第一銀行京都支店,明治37年3月起工,明治39年5月竣工。
赤煉瓦造2階建的建物,当初的建築面積約127坪。外牆壁面菜用化粧赤煉瓦,重要的部位則採用丹波産花崗岩。
屋頂為馬薩式屋根式樣,上部以銅板鋪葺,下部則鋪設瓦板。
設計為辰野葛西建築事務所,施工則是清水組。
大正八年(1919) 時,由清水組設計施工,南側及南側分別進行了増築。
増築之際,烏丸通側玄関上部開窓的形状也進行了変更。
當時技師田辺淳吉還特地遠從東京前來京都協助……………
該建物於1999年遭到解體的命運,
現在的樣貌是 2003年復元重建的建物,
嚴格而言,
並非辰野現存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