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老街」指的是大甲街區上的順天路,這裡的街屋雖多為現代化門面與各種企業所經營,
然而遊客 走在街上,至今仍可窺見當年街屋的一些早期風貌,
大約還有個十來間左右的老街樓屋,年代雖已久遠卻保存得相當良好,
其建築樣式和紋飾雖無太多講究,但卻相當地優美而簡單俐落,充分流露出濃郁的古早懷舊風味。
就大甲地區而言,農村聚落雛型初現於清領初期,國姓廟與鎮瀾宮等即建於此時。
清領中期以降,由於宮方為宣揚教化、改善風氣,亦鼓勵居民集資興建廟宇,貞節祠、水神廟、
鎮安宮、文昌祠等廟宇陸續興建。使大甲聚落的發展更趨成熟。
同時,大甲街區新庄正好位於大甲溪、大安溪兩條溪中央,地勢較高,易避水患,
居民為保有生命、財產安全,多移居該地;又大甲新庄位於鐵砧山、水尾山二山之鞍部下方,
是進入后里台地,通往外埔、后里、豐原等地最為方便、適中的位置,
此項交通區域的優勢條件,亦更促成新庄的發展。
舊大甲市街在日治時期,卻經兩次計劃性的市區改正工作,而使大甲呈現出另一番面貌。
明治38年(1905)在第一次市區改正中,首先拆除圍繞大甲城廓的城堡。
明治40年 (1907) ,拆除東門;明治41年拆除南門、北門。
至大正11年(1922)舊日城樓僅遺留西門(後亦拆除,拆除時間不詳)。
同年,海線鐵路通車,大甲設站,隨即開闢聯絡車站與市中心的站前路(今蔣公路),並使商業活動延伸至此。
在此時期,大甲街亦由原來6尺寬拓寬為18尺(包括下水道),兩旁房屋各自拆退並設騎樓重新建築。
其他市街亦有所拓寬,並倡導「大正式」、「昭和式」之立面街屋。
大甲都市計畫內容頒布後,昭和9年(1934)著手第二次市區改正,
以大街(今順天路)為中心,向東西及北的方向新闢道路,形成棋盤式的街廓形態。
昭和12年(1937),並承襲第二次市區改正計畫內容,進一步加以擴充。
此次市區改正,大街及東門街均被拓寬為16.2公尺及12.7公尺,並新建或擴建了站前路、縱貫公路、
大安街等多條道路。
當時的大街即今順天路中段地區,大甲的商業集中在此。
鎮瀾宮位於街南段;市場在鎮瀾宮南側的大街旁;
當時僅有的劇院─鳳舞台亦位於市場內南側。
第二次市區改正時,拓寬為現況。兩旁街屋為「昭和型」建築,以二樓為主,間混三層樓,
是當時發展最早、最熱鬧的街段。
目前保存下來的街屋多集中在此一路段 ……..
也是探訪大甲老街必須造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