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仔門發電廠興建於明志四十一年(1908),原名「竹子門發電所」,主要功用為開發南隆平原、
解決美濃地區灌溉及民生用水、供應高屏地區電力的需求..等問題所設立的水力發電廠。
由於美濃地區水源不足,於是鑿隧道引豐沛的荖濃溪溪水至此,利用水流落差發電,
由四條水壓鋼管連接四部購自德國的發電機,產生了現代文明的必須品「電」,
竹仔門發電廠採巴洛克式建築,為台灣第一代發電廠。
廠內四部「阿公級」的發電機以及古樸典雅的巴洛克式廠房已有近百年歷史,
在當地有心人士的奔走下,已於民國八十一年被政府列為三級古蹟,
目前發電廠除了仍舊繼續發電以及供應農業灌溉用水之外,還提供機關團體預約參觀,發揮其觀光功能。
高屏發電廠竹門機組,位於美濃區境內,荖濃溪與濁口溪匯合處下游約 4 公里處,
屬於第一代川流式水力發電廠,舊稱竹仔門電廠或竹仔門電廠 ;
自台電公司成立高屏發電廠竹仔門電廠納入管轄後,全名改名為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高屏發電廠竹門機組。
竹仔門電廠興建於明治四十一年(1908)旗山郡美濃莊竹子門,主體工程在隔年10月27日落成,
至於配線、管路等工程則到了12月才完工,當時稱為「竹仔門發電所」。
該電廠是利用所在地竹仔門與東邊的獅子耳之間21.3公尺的落差,設置臨時攔水壩與飲水道,
將荖濃溪溪水經由隧道、明渠等舍被送到前池,再用四條壓力鋼管將水送入電廠發電,而發電後的水
則會流入獅子頭圳(獅山大圳),灌溉美濃庄周圍將近四千多甲的農地。
電廠完工當年的11月20日,已開始供應打狗港(高雄港)興築所需的電力,
後來在明治四十三年(1910)1月已向台南供電,該年4月供應打狗地區,12月時供電地區包含安平,
隔年(1911)支援從九曲堂取水供應打狗的自來水工程的用電之後供電範圍,逐步擴大到屏東
(1912)、旗山(1914)、岡山(1916)等地。
該電廠除了供應電力而促進了台南高屏地區的工商業發展、令高雄港市在水電供應下得以現代化外,
其與「獅仔頭水利組合」的配合也使得旗山美濃地區的看天田與荒地變為良田,日資三五公司開設的南隆農場
也吸引了不少來自新竹州的客家移民。
竹仔門電廠廠房,係屬巴洛克(Baroque)建築之藝術型態,山牆、柱頭極為顯眼,另有別出心裁之美,
惟廠房外貌並未裝飾以尋常巴洛克式建築物常見的繁麗紋彩,而是以簡約柔和的線條和凹凸醒目的變化,
展現出公務房舍宜有的樸質美感和俐落分明的立體層次。
另該電廠內現在仍保存有由巨大原石鑴刻之竣工紀念碑和由卵石砌建的碑座,
並有3塊旨在紀念日治時代建廠或營運期間,不幸因公殉職的日籍工程技師如上利良造、青柳義男
和山中三雄等人的石碑,供後人瞻仰憑弔與追思。
1992年5月,竹子門電廠經內政部公告為三級古蹟,為全台灣首座產業古蹟。
高雄縣政府文化局於2002年10月30日函內政部,將竹門電廠之發電廠房含發電機組、壓力鋼管、
前池、制水閘門、紀念碑等指定為古蹟本體,由第三級古蹟提報為國定古蹟,
2003年10月28日公告正式成為國定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