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位於嘉南平原中部,為平原與山區的交集處,地勢較後壁、鹽水、新營為高,向為各類山產、農產品之集散地,
亦是府城臺南往北到嘉義的孔道之一。
大排竹、馬稠後是白河較早形成的聚落………
白河市區的形成則肇因於關子嶺山區物產運往鹽水港交易,
古時人民以擔挑、推車載運貨物,行出山區進入平原地區時越過白水溪,有歇腳補給之必要,
遂有人於溪畔搭棚經營小店,提供餐飲休息需求,交易情形日漸熱絡,進而在今市區所在地形成一個聚落,
故市區舊稱店仔口。
曾多次隸屬嘉義縣與臺南縣之間,清時與日治初期設有店仔口堡、店仔口庄。
大正九年(1920) 行政區改制,屬臺南州新營郡。
原預訂命名為「店口庄」,唯日本政府後來以白水溪流經,成立白河庄,1943年升為白河街。
1920年時白河與鹽水人口與商業均較新營繁盛,但新營因有縱貫鐵路初落成,遂成郡治所在,
1945年臺南市升格成省轄市後,臺南縣政府遷設於新營鎮,其後並改制為新營市,發展始漸盛其他。
戰後白河改制為鎮,2010年12月25日因臺南縣市合併升格而改稱白河區。
今日白河區仍為鄰近東山區與後壁區(主要指縱貫鐵路以東)的小生活圈中心,
但由於人口嚴重外流與人口都市化集中的結果,功能日益低落。
廣義的白河地區還包括東山、後壁,尤指縱貫鐵路以東的地區(包含安溪寮、烏樹林、後壁寮、上茄苳、
下茄苳、土溝、本協庄等),皆以白河市街為城鎮中心。
自古即有蓮花的種植,古地名即有蓮潭一庄,白河蓮子的產量常年佔臺灣蓮子產量的三分之二強,
向來是全國最大的蓮子產地,近年來由觀光產業的興起,蓮田的面積大增。
在夏季蓮花盛開時,白河也會舉辦蓮花節,與後來也靠營造賞蓮景點追上的桃園市觀音區
並為台灣兩大蓮鄉,有「南白河、北觀音」之稱。
福安宮又稱店仔口福安宮,主祀天上聖母,是白河地區的重要廟宇,又稱「大廟」。
關於該廟的建立年代有許多說法,
但因為該廟乃分祀自後壁區下茄苳泰安宮,故確切年代應在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以後。
福安宮是由當地首富吳文秀所倡建,邀集附近13街庄之仕紳開會後,決定在位居中心的店仔口街建廟。
而在建廟之後,當地富豪徐聖、黃盛、蘇某等在道光十七年(1837)集資改建,而後在光緒年間亦有所整修。
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期間,官方以「寺廟整理」為由,拆毀了白河地區的廟宇,福安宮亦遭到拆毀,
原址改建成白河警察派出所底下的「聯合保甲事務所」…….
該廟在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期間遭到拆毀,二次大戰後才由地方信眾組織委員會討回廟地,
並在1975年改建成今貌。
白河市區的舊街原則上就分布在以大廟為中心的周邊街衢…….
如今的舊街上並未特別繁榮,偶爾還有幾間街屋藏在道路的兩側。
也是整個舊街也是在震災之中受到嚴重的摧殘 ?
有些老的茶行、餅店、以及旅社等,見證著那一段歷史。
在地的小吃也都聚集在此處………
(天候不佳的舊街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