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路所在位置幾乎是古泉州的南北中軸,
因此老城區最有名的古街巷幾乎都分佈在它的周圍。
在中山北路,著名的古街巷有塗厝巷、驛內巷、君子巷、米倉巷等;
中山中路,則有奎章巷、通政巷、螺珠巷、花巷、下林巷、許厝埕、濟東巷、金魚巷、玉犀巷、
鎮撫巷、後巷、敷仁巷、承天巷、打錫巷、扶卿巷、一文巷、蘭橋巷、劍象巷;
南路有舶司庫巷、水門巷、厚德巷、許厝巷、惠存巷、僑光巷、南嶽後街、南平巷、指揮巷、傅厝巷……
沿著中山路向南延伸,
還有 李贄故居的所在地萬壽路以及聚寶街、青龍巷等著名古街巷。
泉州古街巷之所以成名,多與歷史名人有關。
從泉州古街巷的命名方式來說,最主要的方式是紀念、人物、歷代宗祠、官職等,都和歷史人物的活動有關。
甲第巷之所以叫這個名字,就因為這裏走出過“破甲第天荒”的泉州第一進士歐陽詹,他的故居曾經也在這裏;
桂壇巷因有老範志大厝而聞名;而遊人們到了鎮撫巷內,必然要去看看黃宗漢故宅。
萬厝埕則得名於將軍萬正色的老宅……
一條巷,因為宋儒學宗師朱熹的贊聯而得名,那巷叫甲第巷。
歐陽詹(759–800),字行周,生於詩山的芹山,從小隨祖父母居住高蓋山。
作為泉州歷史上的開科進士,福建省歷史上首位甲第進士,歐陽詹當之無愧被譽為— 閩文之祖。
歐陽詹故居原址在西街甲第巷北段西側。時間大約在唐貞元八年( 792)前後,其時歐陽詹中進士後,
舉家自南安高蓋山遷來。故居坐西向東,大門石楣上鐫刻歐陽行周先生故居,
正廳中奉祀歐陽詹半身塑像,兩旁就是朱熹那對有名的贊聯。
從別具古代建築特色的泮宮,穿過繁華的中山路,就到金魚巷巷口。
和其他古巷不同的是,這個小巷曾經是代表泉州老城區文化娛樂中心,充滿了傳奇色彩。
20世紀40年代還是國民黨時期,由國民黨出資,美國人出技術在這裏建起了一座富有西方建築風格的電影院。
為了建這座電影院,當時並不寬敞的小巷,一下子拆房拓寬,不少人家的水井都被埋在路下。
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文革以後,這裏漸漸熱鬧起來,
並逐漸成為鯉城老城區的文化娛樂中心。
那時,水果攤、香煙攤、小吃攤乃至酸蘿蔔攤等,從電影院門口擺至金魚巷巷口,一派繁榮的景象。
如今,隨著文化娛樂的多元化,金魚巷的文化娛樂中心地位不斷減弱,逐漸跟不上歷史潮流。
根據文獻資料考證:
包括宋朝福建轉運使謝仲規的府邸、 明朝戶部主事清兵部侍郎黃徽胤的故宅、清初著名詩人
湖廣按察使丁煒的府邸、泉州華僑公會首任會長蔣以麟的舊宅等都都曾在金魚巷存在過。
金魚巷裏也保留有三處名人故居 :
分別是李功藏故居、傅維早故居、吳桂生故居。
老電影院雖然不在了,
但它卻給這條小巷和這座城留下了很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