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嶼又稱小金門,位於金門本島西南西方,居於金廈之間,位處於福建省東南隅的九龍江口外、廈門灣內,
並包括大膽島、二膽島、三膽島、四膽島、五膽島、復興嶼、猛虎嶼、獅嶼等諸小島。
山多平地少的烈嶼,總面積為14.8536平方公里,山巒多分布於東北方,
地勢東北寬而高聳,西南狹而平緩,宛若「彪顧猛虎」之勢,再加上「扼制閩海,屏障金門」的地理位置,
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烈嶼共劃分為五村,分別為林湖村、上岐村、西口村、黃埔村、上林村,
唐代閩觀察使柳冕,在島上紅石山上設有牧馬寨做為牧馬之用,
宋元兩代在島上設鹽場,明代烈嶼設巡檢司,清代為防倭寇,立塞置汛。
另外,南明鄭成功也於1646年在島上吳山會文武群臣,曾派鄉籍俊彥林習山駐守烈嶼,以此島做為「反清復明」根據地。
在民國五十年之前,青岐係全烈嶼最大的聚落,因為聚落規模大,廟宇也多,
村內計有關聖廟、天師宮、清水祖師殿、仙祖宮、代天朱府、關聖太子廟共六座,是全烈嶼廟宇最多的村落。
青岐由於地勢高突、靠近海邊、加上位近廈門,附近又駐紮有砲兵陣地,
所以在1958年八二三砲戰期間,也成了一個落彈量很多的聚落,
因此居民多數外遷台灣和金門本島,
1960至70年代,青岐還是全島人口數最多的村落,隨著駐軍減少,民眾謀生不易,如今的人口數已大不如前。
在清中葉的古契約書上,地名還是稱為裂嶼,後來才漸漸轉變成烈嶼,
據說古時候的烈嶼島,在漲潮時海水從西倉口進入,可從東林灣出去,把烈嶼分成南嶼和北嶼…….
烈嶼青岐洪氏郡號燉煌,始祖洪凱登宋高宗進士,在朝為官,因扞罪權臣而被貶為泉州同安縣令,
後因金兵南侵攜眷入烈嶼避亂,迄今也有八百多年歷史。
據說青岐洪姓最初原欲擇西方作為村址.後因風水上認為此地會發展成雜姓地,不適於單姓村落之發展。
且村址上的穴地已蓋廟.即好風水已被廟所佔去;故前往東林堪查。
又因東林風水上有所謂『七星墩』之傳說.即指因本質不適洪姓定居發展;於是往島西南青岐村址堪查。
當地理師前往青吱.從鄰近山上俯看青岐村址時.其村址鄰近濱海岩石在海水漲潮時,
有如一鳳形佇立在海邊。
而村址另一端海邊.則有一岩石形如鷺鷥佇立。
認此地有鳳、鷺鷥兩吉穴地極適合發展,因而擇此處作為其發展之地。
為何叫青岐?這裡本名叫岐山,後來才改稱青岐,祖先們開始到西方,再到東林,都是以農為發展,
來到此後發現平原地多,土地適合發展農耕,而且風水好,又可捕漁,遂決定開墾定居,
當時效法周文王與姜子牙在岐山封神的事蹟,以「岐山」號名,
以前青岐有一間私塾也是以岐山為名。
清代時,此處農耕發達,整片望去青青向榮,始有「青岐」之稱,
後來國軍來時,將上庫與青歧合為行政村稱為上岐村。
晋末中原多故 , 洪姓陸續遷入金門居住。
主要有二支 : 其中之一即是烈嶼青岐宗支。宋洪適次子楷 , 称十七郎 , 乾道进士 , 淳熙元年(1174)被贬同安縣尉。
公楷孫裕庵于宋末從泉州避居金門烈嶼镇岐村青岐 , 為青岐洪氏開基祖。
洪適次子洪楷 (十七郎),字宣曦、號仕同,生於宋高宗紹興已末年 (1139),登宋高宗紹興三十年 (1160),
末期庚辰科進士,在朝為官,諫諍朝綱不振,杆罪權臣,於紹興辛已三十一年 (1161),貶謫福建泉州同安縣令,
忠於任事,三年政績頗有卓者,由於金兵大舉南侵,戰事蔓延不息,公衙停辦,豫贛相繼陷金,歸計难酬,
於宋孝宗隆興甲申二年 (1164),攜眷萍泊托跡於烈嶼西方,不久又徙居東林,
又覺東林地居四賽,山巒多耕地少,非蕃衍族盛之所宜,經四處堪輿龍脈吉地,
鑒於青岐有飛鳳展翼之勝,靈氣之所鐘,於是再遷青岐開族蕃衍。
洪楷有開闢之子、輔佐之孫、墾荒拓土、啟擇山林,遂成一片平原沃地,
以農漁為業,奠定萬年不朽之宏基,譽延千秋,垂裕後昆。
目前聚落內仍多為洪姓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