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邊,位於金門中部北側海岸偏東,舊名「奎浦」,名稱由來是因該地臨海,海岸西側有岬角,狀如雞冠,
名為雞髻頭或奎髻頭,因此奎髻頭旁邊臨海的浦地就稱為奎浦.根據官方委託學者針對浦邊貝塚調查,浦邊史前
即有居民自閩江口和珠江口移入,在金門島內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浦邊聚落。
有史記載的則有宋代趙姓元代何姓和明代周姓,目前以何姓人口較多,周姓其次 ……
浦邊靠海,雖然地面略有起伏, 地勢上還是較低的,地理上大致以黃龍山為脊樑,
以淡水溝兩側明顯的低陷地為本里聚落及耕作的集中地。
淡水溝也是甌宅、浦邊、呂厝、劉澳等庄頭依賴的主要水系,加上脊東的長福里俗稱六甲。
六甲地區海產資源豐饒,所產之牡蠣名聞全島,俗稱六甲蚵。
而劉澳至浦邊間之海埔地曾闢為鹽坵,1916年因管理人事費用過高才剷除。
浦邊人善經商,不管出番或到大陸經商或在地經營都有不錯的成績,故起大厝光宗耀祖也是必然的,
光洋樓大小就有七八棟之多,閩南式傳統古厝也不少。
浦邊洋樓首推何肅闕洋樓,該洋樓建於1947 年,
係何肅闕、何肅坡於浦邊地區經營油行致富所建,此建物即為煉油行之所在。
不幸1949 年國軍入駐佔用,直到1963年左右部隊才撤走,
之後由居民籌設為浦山村小學約10年之久,
建築平面格局為五腳基洋樓,本體牆身材料為下緣花崗石板條砌,上緣抹灰,
屋身構造為下緣斗砌磚牆,上緣抹灰,硬山擱檁。
小學遷移後即無人居住至今,呈半毀狀態,
殊為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