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6124.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

漢人進入集集最早可追朔至清乾隆年間1771年,漳州人邱、黃、劉、許四姓合股招佃,在林尾形成聚落,

此後漢人在集集的開墾即全面展開。

 

DSC06098.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DSC06099.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DSC06124.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

 

形成的聚落依序有「林尾」、「湳底」、「吳厝」、「柴橋頭」、「八張」、

「屯田」、「洞角」、「大坵園」、「草嶺腳」、「公館」、「北勢坑」、「頭埤仔」、「坪底林」、

「雞籠山」等。

 

DSC06115.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DSC06116.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DSC06125.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DSC06120.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

 

1781年,集集已成為入墾要道,市街就此形成,當時的集集街道名為「半路店」,

半路店的由來是因為在林尾與柴橋頭兩聚落之間。

集集街加以週邊各庄成為近山地區大型聚落。

DSC06101.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DSC06102.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DSC06100.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DSC06114.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DSC06121.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

《彰化縣志》記載:「集集街:屬沙連堡,民番交易之處,距邑治六十五里,為入山要路。」

永福堂古稱「草嶺腳」,12世陳講山於清乾隆三十二年(1768) ,由福建省彰洲海澄,渡海來台於現址定居開墾。

DSC06126.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DSC06127.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DSC06111.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

為閩式合院建築,由14世陳朝聘與其子陳仲璉於道光二十(1840)興建,距今已160年。

期間除16世陳志蒼於大正七(1918)曾加整修外,一直到民國78年因屋瓦不堪使用,且古瓦難尋之下,

則以紅色隔熱浪板代替,其格局風貌完全是一百多年前的模樣。

DSC06128.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DSC06103.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DSC06104.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DSC06106.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DSC06107.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DSC06108.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

建材來自於福建省,其中樑柱採珍貴的肖南木,產於四川、雲南一帶,木質細緻,堅實且有香味,

隔間則採用本土的紅檜。屋頂橫樑用福州杉合成之架構 ……

 

DSC06109.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DSC06112.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DSC06117.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DSC06118.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DSC06110.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

門的型式以中央為板門與兩側為格扇搭配使用,稱「三關六房門」,

按傳統的分段名稱,最上方橫式長方格稱「門楣」。

堂號下有兩枚雕有「金玉滿堂」大印,門楣上有匾額「永福堂」,

 

DSC06119.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DSC06122.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DSC06123.JPG - 集集  林尾陳宅  (永福堂)

兩側壽樑上的對連以金箔貼上,仍依稀可見。

 

永福堂可說是

集集鎮上歷史最悠久的建築物…….

 

 

 

 

0

發表留言